古文孝经孔传为伪新证-云南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文孝经孔传为伪新证-云南大学学报

中国哲学                                    《古文孝经孔传》为伪新证 ———以 《孔传》与 《管子》之关系的揭示为基础 刘增光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关键词:《古文孝经孔传》;《管子》;法家化;诠释 摘 要:《古文孝经孔传》为伪几成学界共识,本文另以 “新证”说明这一共识是可以成立的。 此 “新证”即指 《孔传》阴袭 《管子》以解 《孝经》之内容占 《孔传》篇幅达50%,而国内学界对 此竟茫然不察。据此可为 《孔传》非孔安国所作而是魏晋时人伪托之说定案。由于 《孔传》多引 《管子》以释 《孝经》,故其诠释未免带有法家化及糅合儒法之色彩。将 《孔传》与 《管子》的援引 关系揭示出来,对于我们重新审视 《孔传》在 《孝经》学中的地位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11(2014)01-0034-11   清代中叶,自日本回传中国的 《古文孝经 注》。从文献目录学的角度看, 《古文孝经孔 孔传》 (下简称 《孔传》),甫一面世,其真伪 传》并不见载于 《汉书 ·艺文志》,其首见于 问题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虽然如此,四库馆 ② 身份本即可疑的王肃注本 《孔子家语后序》, [1] 臣还将其收录于 《四库全书》的经部中。 从历 至 《隋书 ·经籍志》始见著录。 史上看,在 《孔传》尚存的唐代,其真伪便已 关于《孔传》真伪的问题,学界目前的共识 引发时人关注。以至于在争论 《孝经郑 (玄) 是:《孔传》绝非孔安国(约前 156-前74))所 ① 注》和 《孔传》何者当置于学官时,由于没有 作,亦非王肃或刘炫所伪作,伪托孔安国之名者 [4](P507)、[7](08)③ 定论,唐明皇不得不亲下御笔,撰成 《孝经御 另有其人,此书之成当在魏晋时代。 收稿日期:2012-09-20 作者简介:刘增光,男,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 “明代 《孝经》诠释的转折与演进” (项目号:13YJC720026)暨第52批中国博士后 科学基金 (项目号:2012M520836)资助。 ① 《孝经郑注》的作者是否郑玄,在历史上曾有广泛争议,现经清皮锡瑞 《孝经郑注疏》和陈铁凡 《孝经郑注校证》之疏 [2](P7) 证,其作者为郑玄已成定谳。 皮锡瑞 《孝经郑注疏》,见光绪乙未 (1895)师伏堂本。 ② 《孔子家语》,上海:源记书庄,1926年,第118页。今传 《孔子家语》源于王肃注本,唐以前无人怀疑其真伪,但宋以后多数学 者视为王肃伪作,尤其是书中之 《后序》更被作为伪书的关键证据。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出土 《儒家者言》一篇文献,与今传 《家 语》、《说苑》和 《礼记》等书在内容上多有相同,学界开始重新思考 《家语》的真伪问题。目前极具说服力的主流观点认为 《家语》绝 非王肃伪作。但出土文献并无直接与 《后序》相关之内容,故 《家语后序》之真伪仍悬而未决,这从学界的讨论集中于 《家语》正文,而 很少触及 《后序》亦可见一斑。研究者注意到 《后序》前后语气不一,内容亦有相互冲突处。故很多学者认为后序是由前后两段组成,关 [3] 于前一段,一说以为是出自于对 《家语》进行编订的孔安国之手; 一说则谨慎地以为是 “借孔安国口吻”、“以西汉孔安国口气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