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出历史的歌-女性人类学视野下“陈圆圆”叙事研究.docxVIP

浮出历史的歌-女性人类学视野下“陈圆圆”叙事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浮出历史的歌-女性人类学视野下“陈圆圆”叙事研究

浮出历史的歌:女性人类学视野下“陈圆圆”叙事研究   摘 要:随着清史专家的考证,陈圆圆最后归隐地在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当地流传许多关于“陈圆圆”的口传叙事,对这些口传叙事的挖掘,让陈圆圆形象浮出历史尘埃,其形象与书面文学书写的形象差异性很大,具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与主体意识。本文在女性人类学视野下,对书面文学与口头叙事中陈圆圆的形象进行梳理,展示陈圆圆形象经历了由“物化”到“人化”最后走向“神化”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女性人类学;陈圆圆;叙事;形象;嬗变   中?D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190-04   陈圆圆作为历史名人,她的形象在书面文学中摆脱不了“红颜薄命” “红颜祸水”的命运。然而,随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滕绍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员李治亭等清史专家的考证,“笔者与多位清史专家受邀两次到马家寨考察,从所收集到的证据显示:现今在马家寨所居住的吴氏族人确为吴三桂后裔,陈圆圆曾归隐在此地,吴三桂、陈圆圆、马宝、吴应麒等人的墓也在此地。”[1]根据清史专家李治亭的考证一代佳人陈圆圆最后归隐地确实在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当地流传许多有关“陈圆圆”口传叙事,对这些口传叙事的挖掘,让陈圆圆形象浮出历史尘埃,让世人看到了一个坚强、隐忍、智慧的女性,具有很强的女性意识与主体意识。本文在女性人类学视野下,对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叙事中陈圆圆的形象进行梳理,展示陈圆圆形象经历了由“物化”到“人化”最后走向“神化”的嬗变过程。   “女性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同时,女性人类学不局限于对女性的研究,其研究范围也包括男性在内的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关系研究。” [2]女性人类学建立起女性视角与男性视角交错的人文视野,它站在女性的角度,把“人”的存在作为思考的着力点,同时把男性作为思考的参照点。本文在女性人类学视角下,对有关陈圆圆的叙事进行梳理,这种叙事不仅包括书面文学中有关陈圆圆的叙事,也包括笔者到马家寨进行田野调查收集到有关陈圆圆的口传叙事,通过梳理发现,陈圆圆形象书面叙述与口传叙述有很大的差异性。书面文学中陈圆圆是人人抢夺的“物品”,而在口传叙述中则更多体现她作为“人”的存在,特别表现在马家寨人群族对她的尊重与敬仰,这不仅包括女性群体,更多体现在男性群体上。对陈圆圆叙事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深化历史文化人物形象的研究,也对边疆民族地区妇女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物化”:强加的“女祸论”   在书面文学中,陈圆圆更多是“红颜祸水”的形象,是男权社会争夺的物品,在封建男权社会中她是作为“物”存在,毫无主体性可言。不仅毫无主体性,对女性的更大的污蔑是给她附上“女祸” “女妖”之名。人们对陈圆圆的认识与印象大多来源于清代诗人吴伟业《圆圆曲》中的诗句“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的美与罪在文学的想象空间里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于是文学赋予了陈圆圆倾国倾城的美,也赋予了倾国倾城的罪。在诗歌里,把一个王朝的覆灭归结为一个女人的出现,一个历经两百多年的王朝果真能被“妖女”所覆?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污蔑的一种“女祸论”,世间中第一个原罪就是加在女性的身上,在《圣经》中,第一个女人夏娃因受到蛇的诱惑违背了上帝的意志偷吃了伊甸园的智慧之果,犯下人类的第一个罪恶,由此引发了人间的无数罪恶,于是女人被认为是邪恶的化身,是祸水。这种“‘女祸论’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理论,它不系统,但却非常丰富;它不科学,但却是人们解释世间一切罪恶、一切灾难、一切不祥之兆的‘百科全书’。它能解释战争的起因与结果――不是吗?正是美丽的斯巴达王后海伦引起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特洛亚战争,正是妖冶的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使杰出的安东尼在阿克兴角海战中败在渥大维手下。它能解释国家的兴盛与灭亡――不是吗?正是千金一笑的妲己使商纣王朝毁于一旦,正是绝代佳丽西施使吴王夫差败给了越王勾践,正是淫丽的杨贵妃使唐朝一代圣君葬送了辉煌的前程。”[3]“在贬损女性的种种理论中,最卑鄙、最荒谬,最无耻、最流行的理论是‘女祸论’。它本身就像祸水一样泛滥人间。”[3]   封建旧王朝,是男权的时代,女性沦为生殖的工具和可供交换的物品。于是美丽、聪慧、才艺俱佳的陈圆圆成为达官小吏争夺的对象。他们为了获得权利与财富的一己私利,不惜以美女为特殊礼品,陈圆圆在男人的争夺大战中被抢来掳去,她身不由己地被抛掷在重要关节点上,她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无力掌控一个王朝的变化。即使没有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朱明王朝也是摇摇欲坠,统治阶级昏庸腐败,恶吏殃民,民不聊生,就像一座腐朽的大厦,稍有风雨就可能倒塌,就如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得出的史学之论:“限于明室来说吧,事实上它久已失掉民心,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