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 络 信 息 安 全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前 言
电子政务是一国的各级政府机关或有关机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
而进行的政务活动,其实质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转变政府传统的集
中管理、分层结构运行模式,以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要。随着 2002
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框架和范畴基本确定之后,2003 年电子政务
相关政策相继出台,电子政务进入规模化建设、实质性推进阶段。
当前的电子政务应用,正从内部办公网与公众信息网彼此分离、功
能单一向“综合政务网”转变,它的职能大大丰富。
电子政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内部的数字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
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
公众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三部分组成。由于电子政务是依赖于计算
机和网络技术而存在的,并通过存在着重大安全隐患的因特网为企
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就意味着电子政务系统不可
避免面临着安全问题。
去年上半年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方面暴露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五个
方面:
计算机病毒泛滥;
木马程序带来安全保密方面的隐患;
黑客攻击特别是洪流攻击;
垃圾邮件阻塞网络;
99
网络安全的威胁开始蔓延到应用的环节,其中 windows70%,
unix30%。
电子政务本身的特点(开放性、虚拟性、网络化)决定了电子
政务系统行使政府职能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着来自外部或内部的各
种攻击,而同时电子政务的这些特点又对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提
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敌意国家有计划地对我国政务信息系统进行
监听和破坏,如果涉密信息被窃取或篡改,那么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网络安全作为确保电子政务有效实施的重要一环,显得日益重要。
以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建设为例,2002 年在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投资
中,网络安全占到了 20%以上,由于安全建设的特殊性,该比例现
在稳中有升。可见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安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
一、安全的定义
安全的定义是:远离危险的状态或特性,为防范间谍活动或蓄
意破坏、犯罪、攻击或逃跑而采取的措施。在涉及到“安全”词汇
时,通常会与网络、计算机、信息和数据相联系,而且具有不同的
侧重和含义。
二、 计算机网络安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
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
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此概念偏
重取的措施。于静态信息保护。也有人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计
100
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
破坏、更改和泄露,系统连续正常运行。”该定义着重于动态意义描
述。
从静态的观点看,计算机安全主要是解决特定计算机设备的安
全问题。如果今天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据,任何一段时间之后仍保
留在那里,完好如初并没有被非法读取,那么一般地称这台计算机
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如果存放的程序软件运行的效果和用户所期望
的一样,我们就可以判定这台计算机是可信任的,或者说它是安全
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用僵硬和静止的观点去看待,
不仅仅是计算机硬件存在形式的安全`,还在于计算机软件特殊形式
的安全特性。因为自然灾难和有运行故障的软件同非法存取数据一
样对计算机的安全性构成威胁。人为的有意或无意的操作、某种计
算机病毒的发作、不可预知的系统故障和运行错误,都可能造成计
算机中数据的丢失。
因此,计算机安全的内容应包括两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
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
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完整性指信息
不会被非授权修改及信息保持一致性等;保密性是指在授权情况下
高级别信息可以流向低级别的客体与主体;可用性指合法用户的正
常请求能及时、正确、安全地得到服务或回应。
网络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