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伦理学说.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孔子的伦理学说 第一节 孔子的伦理道德观 二、道德及其与上层建筑的其他因素 孔子关于“道”有以下几种含义 : 孔子关于“德”的见解在《论语》中 (二)道德同上层建筑其他因素的关系 为了推行他的德治学说孔子极力宣传他的道德感化主张: 第二,道德与刑罚 第三,道德与知识教育。 第二节 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 第一,“爱人”。 第二,“泛爱众而亲仁” 第四,孔子的按礼规定去“爱人”,是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 (二)仁的内容 二、礼 2.指礼节仪式。 3.指谦虚、恭敬、有礼貌 (二)礼的作用 三、孝 为政理想 以德行为政 为政要素 二、关于礼治 三、关于“德治” 第四节 道德修养方法和修养过程 (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二)“能近取譬,为仁之方” (四)“内省吾身,改之为贵” 二、“立志”,“学、思、行用”,“有恒和上达”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过程。 (三)有恒。 (四)上达。 (五)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立志”,“学、思、行用”,“有恒和上达”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养过程。 (二)“中庸”与“修身” 2.指礼节仪式。 其一,孝敬父母的礼仪。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其二,君臣、士大夫各有自己的礼仪。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熟 不可忍也?” 《八佾》 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玷(音店,放置器物的设备),管氏亦有反玷。管氏而知礼,熟不知礼?”《八佾》 其三,是听政、祭神的形式。 《八佾》:“子贡欲去告朔饩(xì)羊。 子曰:‘赐也!爾爱其羊,我爱其礼’”。 3.指谦虚、恭敬、有礼貌。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为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八佾》 鄹(音邹):地名,今山东曲阜东南十里西邹村,鄹人之子指孔子。 (二)礼的作用 1.把“礼”当作实行仁的目的和规范,提出“克己复礼”的命题; 2.把“礼”当作调整统治集团内部关系的规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3.把“礼”当作治国的根本方法,主张“齐之以礼”《为政》 4.把“礼”当作治民的根本方法,提出“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宪问》 5.把“礼”当作立身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季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三、孝 (一)孝的含义 其一,指善事父母,友爱兄弟。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为政》 其二,不违背礼节。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为政》 (二)行孝的标准 其一,敬心 其二,精神慰藉 其三,关爱 ? 其四,秉承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 酒食,先生馔(zhuàn),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里仁》 其五,婉转地劝止 ?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 (三)孝的作用 其一,孝是实行“仁”的根本,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其二,作人的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行”。《学而》 其三,孝可以防止犯上作乱,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 其四,孝是忠的前提和基础, “孝慈,则忠”《为政》 第三节 “礼治”、“德治”的为政之道 一、孔子的为政之道 为政理想 以德行为政 为政要素 为政理想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