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复试社会心理学重点金盛华版.doc

江西师大复试社会心理学重点金盛华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第一章 1、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里根据的科学。/ 是一门对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如何从一个生物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及其在这一与他人及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有关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2、发展阶段:1、史前思想积累阶段(哲学思辨阶段);2、产生阶段(以实证方法为主流)3、迅速发展阶段 3、1924年,美奥尔波特出版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学》,标志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章 1、理论 强化理论(联结、强化、模仿) (1)强化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直接、替代、自我强化;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 社会交换理论:采用了强化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将人际相互作用比作是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将强化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个体得到的奖赏越多,越愉快,越倾向于增加该行为或活动。当前的活动与过去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个体越容易由于收益期待而发生这种活动。个体得到的奖赏越多,往后同样的奖赏引发相同行为的单位价值就越小。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中尽量扩大自己的收益,减少付出的代价。当收益大于代价或代价持平时,相互作用得以维持。收益小于代价或无收益时,相互作用不能维持。 基本假设 (2)认知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社会同一性理论 (塔吉菲尔) 自我类化理论 基本假设:用人的认知过程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将社会行为置于心理意识现象中考察,强调内部心理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境的知觉和加工过程,受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影响,认知理论认为人对环境的知觉,不是被动地照搬,而是主动地组织、解释、加工。 认知失调理论: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主体会产生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失调产生条件:逻辑的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 (1)失调的程度与某一认知因素对人的生活的重要性成正比; 失调程度: (2)失调的程度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失调认知数目与协调认知数目的相对比列。 减少失调方法: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消除原有认知因素间的失调关系。 社会同一性理论:基本观点,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及人们对积极社会的同一性追求,是群际冲突和群际歧视产生的根源。社会同一性来源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在这种成员身份上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是群际行为研究领域影响最大的理论。“最低限度群体”范式 类化就是当我们知觉事物时,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归类。 社会类化是指个体在产生社会知觉时,主观上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的过程。包括同化与异化两个过程。同化是指知觉到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在某方面都很相似;而异化是在相信群体间的差异比实际的要大。 刻板印象或类属思维就是典型的信息类化的结果。 类化的作用“加强效应”,类化会使类别内的相似性和类别间的差异性在知觉上都得到加强。 (3)角色理论 概念: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来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来源:社会学来源——符号相互作用论。符号相互作用论是布鲁默在《人与社会》中提出,受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库利的镜像自我、米德的角色获得理论的影响。 人类学来源——结构功能论。一个社会的系统是由各种社会身份和地位构成的,正是这些身份和地位构成了结构。 心理学来源——角色扮演技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 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角色冲突:个人不能满足对其有意义的多种角色期望而履行不同角色时所出现的矛盾心态。 由多种社会身份引起的角色冲突称为角色间冲突;同一种身份存在不同的角色期望所引起的角色冲突称为角色内冲突。 角色冲突的强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角色之间的共同性(反比),其二是角色自身的限定性(正比) 角色创造:指行为超出一般角色模式,拓展既有角色行为范围的过程。 角色偏常: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准备长时间偏离社会期望,形成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