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度无槟校园健康促进辅导计画.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9年度无槟校园健康促进辅导计画.ppt

雲林縣二崙國中-英文課程融入 98年度成果照片 台東大武國中 宣導活動 使用多媒體方式宣導 潛移默化 競賽表演 * 98年度成果照片 花蓮光復國中 教室壁報製作 成果報告研習 商店宣導 影片宣導 * 98年度成果照片 雲林東勢國中 書法比賽 有獎徵答 南投 水里國中 融入教學 教學討論 * 98年度成果照片 屏東萬丹國中 與衛生所合作講演 張貼海報宣傳 * 99年推動縣市 * 縣市別 學校數量 高雄縣 18所(含3所標竿學校) 高雄市 5所(含1所標竿學校) 花蓮縣 12所(含1所標竿學校) 台東縣 17所(含1所標竿學校) 總計 52所 推動輔導中心 * 組成: 東華大學 李明憲教授(記憶空間學會常務理事) 記憶空間學會 楊芳茵理事長 專任研究助理(待聘中) 功能: a.在輔導過程中,作為主要的溝通、協調窗口,進行各項連繫。 b.提供各項資源支持,例如:學校計畫審查咨詢、問卷設計、分析;協助 成果撰寫。 c.舉辦選取四縣市之無檳校園訓練工作坊。 推動輔導專家 * 成員: 高雄縣市:李明憲教授、胡益進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啟勳副教授、張齡友教師(美和技術學院) 花蓮縣、台東縣:李明憲教授、陳宇嘉副教授(國立東華大學) 楊芳茵理事長 功能: a.輔導學校提供專業意見。 b.召開工作坊,協助教育局輔導學校,給予建議及其他資源支持。 c.進行過程評價、進度管理及結果評價。 輔導機制 評價機制 * 過程評價 學校依據本學會所擬之輔導計畫修正為該校之推動計畫後,輔導中心偕同輔導專家進行進度管理評價。 建立 評價機制 成果評價 為使學校之推動工作與教育部的學校衛生基本資料表相同,在不另增學校負擔下,將輔導學校填答此表。 學校應執行之工作項目 * 學校推動計畫內容 一、教學領域融入方式 二、潛在課程推動方式 三、其他創意特色 四、計畫進度及經費管理 五、計畫預期成效 評估學校師生於執行計畫期間對檳榔之認知、態度之改變及參與程度。 計畫成果產出 計畫成果報書一份 編制至少一份正式課程領域融入式檳榔防制教材 編制至少一份潛在課程宣導活動教材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學校自選) 謝 謝 聆 聽 ! * 99年度校園檳榔防制健康促進計畫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胡益進教授 推動單位:社團法人花蓮縣記憶空間學會 * 檳榔的危害 * 十個口腔癌患者中 有九個有吃檳榔習慣! 檳榔的危害---不含紅灰、白灰、荖花、荖葉的檳榔果實本身就會致癌!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吃檳榔中口腔癌機率高!! * 檳榔的成份 含有大量的粗纖維 就像”菜瓜布” 檳榔子:粗纖維會造成口腔纖維化 * 檳榔的成份 檳榔子:含檳榔鹼,是致癌物 白灰:加促檳 榔鹼致癌效果 荖花:含過量黃樟素,會致肝癌 紅灰: 加促檳 榔鹼致 癌效果 檳榔與其他口腔疾病關係 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口腔硬化) 成因:由於檳榔本身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在嚼食時會破壞口腔細胞(人未必會察覺)。口腔細胞會產生大量膠原蛋白進行傷口修補。當膠原蛋白累積時即造成口腔硬化。 病症:患者張口困難、進食困難,對辛、辣味極度敏感(食物含有辛辣調味時,患者會有燒灼或剌痛感) 口腔白斑/紅斑症 口腔白斑症或口腔紅斑症,通常發生在長期飲用、煙、酒、檳榔之患者身上。 口腔白斑/紅斑症是在患者口腔上出現白色或紅色斑點。 口腔白斑/紅斑症被病理學認定是口腔癌之前兆(有口腔白斑/紅斑症之患者,未來有高於百分之五十之機率患有口腔癌) 口腔癌 成因: 由於檳榔本身主成份為檳榔鹼。檳榔鹼已經被證實是致癌物質。 檳榔常見的添加物:荖葉/荖花 均含有黃樟素,黃樟素早已被證實是致癌物質,故被禁用於各食品。 口腔癌 部位: 口腔癌只是一切發生於口腔部份癌症的總稱,另有分類成:鱗狀細胞癌、疣狀癌、骨肉瘤…等 自我檢查 口腔癌的治療中,前期開始進行治療的八成患者可存活五年以上。同時,口腔癌是最容易自我發現的癌症。所以我們鼓勵有嚼食檳榔習慣之朋友能夠自我檢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背景分析(1) * 2003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正式發表『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果實,為一級致癌物』,檳榔與口腔癌之致病性已無庸置疑。 在台灣地區,由於社會次文化、習俗影響之因素,多數民眾皆有嚼食檳榔之習慣,尤以東、南部地區甚為盛行。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十大癌症死因之統計資料,男性口腔癌從十大癌症死因中竄升至前四位。因此,推動檳榔防制工作已是刻不容緩之要務。 在檳榔防制推動工作中,檳榔危害之相關教育宣導、衛教教材開發等等已獲得豐碩工作成果。但目前相關文獻多為流行病學的調查或是預防嚼食檳榔的課程開發,欠缺以健康促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