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血管病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定义 心导管检查术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提供心脏各腔室、瓣膜与血管的构造及功能的有关资料,包括右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右心造影、左心导管检查与选择性左心造影。 操作前准备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术区备皮,做青霉素皮试及造影剂碘过敏试验。 穿刺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便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 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术日晨禁食水,术前常规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操作后护理 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10-12h,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静脉穿刺者以1kg砂袋加压伤口4-6h,动脉穿刺者压迫止血后进行加压包扎,以1kg砂袋加压伤口6h。观察股动、静脉穿刺点出血与血肿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心律、心率、睑结膜颜色与意识状态。 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比较两侧肢端的颜色、感觉、温度、微血管的充盈情况,一旦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空气栓塞、出血、感染、热原反应、心脏压塞、心脏壁穿孔等。 二、经皮穿刺球囊 二尖瓣成形术 PBMV 定义 PBMV是利用特制的球囊,从股静脉送入右心房,通过房间隔穿刺,将球囊导管送入左心房并到达二尖瓣口,膨胀球囊将粘连狭窄的二尖瓣交界部分离,是治疗风湿性单纯二尖瓣狭窄的一种非外科手术方法。 正常心脏瓣膜解剖图 PBMV术 操作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术后第二日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效果。 伴心房颤动者继续服用地高辛控制心室率及华法林等抗凝剂。 观察术后并发症:二尖瓣返流、心脏压塞、体循环动脉血栓与栓塞、房间隔缺损、心律失常、出血等。 三、经皮穿刺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 定义 PBPV是经皮穿刺股静脉,插入右心导管测得肺动脉狭窄压力阶差,将球囊扩张导管送入,直至球囊中部恰好跨在肺动脉瓣处,向球囊中注入稀释的造影剂充盈、加压,直至球囊被狭窄瓣口压迫形成的“腰状征”消失,表示扩张成功。 操作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术后第二日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效果。 观察术后并发症:心脏压塞、心律失常、出血、右心室流出道损伤、右心室流出道穿孔等。 四、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FCA 定义 RFCA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心肌细胞,藉以融断折返环路或消除病灶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 适应证 ①预激综合征伴发心房颤动或心率过快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②发作频繁或药物治疗不佳的房室结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③顽固性心房扑动; ④特发性室速与心肌梗死后室速; ⑤药物治疗不能满意地控制心室率的心房颤动,采用房室结改良或消融房室结产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心脏起搏器。 操作前准备 除同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术前应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 操作后护理 除与心导管术基本相同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 观察术后并发症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血栓与栓塞、气胸、主动脉瓣损伤、心脏压塞、急性心肌梗死等。 五、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心导管介入治疗 心房间隔缺损成形术 心室间缺损闭合术 经心导管送入伞状或碟状补片,使铆合在心房和心室间隔的左、右侧,而闭合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闭合术 未闭合动脉导管闭塞术 经心导管将聚四氟乙烯海绵塞子或其他装置送到未闭合动脉导管处,使之闭塞。 未闭合动脉导管闭塞术 肺动-静脉瘘闭塞术 经心导管将可脱落的球囊或聚四氟乙烯海绵塞子送到瘘管部位,使之闭塞。 课后小结 概念 介入诊治过程 ※术前、术后护理 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内科护理教研室 林 平 一、心导管检查术 手术过程 术前 术后 封堵器 心房间隔缺损成形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