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体静力学方程1方程的推导
第一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流体静力学 第二节:流体动力学方程 第三节:流体流动现象 第四节:流体流动的阻力 第五节:管路计算 第六节:流量测定 第 一 章 流 体 流 动 一、流体的密度 二、流体的压力 三、流体静力学方程 四、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二、流体的压力 1 压力的定义 垂直作用在流体表面上的力与作用面积之比, 称为压强,工 程上习惯称为压力,用p表示,SI制单位为帕斯卡[帕],英文 用Pa表示。 三、流体静力学方程 1 方程的推导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流量与流速 二、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三、连续性方程式 四、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一、流量与流速 二、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三、连续性方程 在稳定流动系统中,对直径不同的管段做物料衡算 四、伯努利方程表达式 1 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2 伯努利方程的其他表示形式 3 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牛顿黏性定律 二、流动的黏度和动量传递 三、非牛顿流体 四、流动的流动形态 五、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 四、流体的流动形态 第 一 章 流 体 流 动 一、管内流体流动的直管阻力 二、管内流体流动的局部阻力 一、管内流体流动的直管阻力 1 直管阻力公式 2 层流的摩擦因数 3 湍流的摩擦因数 1 局部阻力损失的计算方法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管路计算类型与基本方法 二、简单管路的计算 三、复杂管路的计算 一、管路计算的类型与方法 管路 三、复杂管路的计算 1 分支管路的特点 2 分支管路 计算实例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一、测速管 二、孔板流量计 三、文丘里流量计 四、转子流量计 一、测速管 二、孔板流量计 1 孔板流量计的结构 三、文丘里流量计 四、转子流量计 1 转子流量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例:如下图所示的并联管路,已知水的总流量为90 m3/h,各管均采用水、煤气输送钢管。支管1为60 mm×3.5 mm,长度为50 m;支管2为75.5 mm×3.75 mm,长度为60 m,所给各支管的长度均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求各支管的流量。已知两支管的摩擦因数相等。 4 并联管路计算实例 解: ………………………… (a) ……… (b) 两方程联立,解得 第六节 流速和流量的测量 流量计 变压头流量计 变截面流量计 将流体的动压头的变化以静压头的变化的形式表示出来。一般,读数指示由压强差换算而来。 如: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 流体通过流量计时的压力降是固定的,流体流量变化时流道的截面积发生变化,以保持不同流速下通过流量计的压强降相同。 如:转子流量计 1 测速管(皮托管)的结构 2 测速管的工作原理 对于某水平管路,测速管的内管A点测得的是管口所在位置的局部流体动压头与静压头之和,称为冲压头 。 B点测得为静压头 冲压头与静压头之差 由哈根-泊谡叶方程 ………………………………(2) 比较方程(1)和(2)得, 对于光滑管,可用柏拉休斯公式,求取摩擦因数 上式适用于3×103Re1×105的光滑管 也可用顾毓珍公式,求取摩擦因数 上式适用于3×103Re3×106的光滑管 对于非光滑管, 通过摩擦因数图查取λ ξ为阻力系数 ,由实验测定 。 二、管内流体流动的局部阻力 1.2 当量长度法 le为管件的当量长度。 管路系统中总能量损失=直管阻力+局部阻力 对直径相同的管段: 1.1 阻力系数法 100 mm 的闸阀 1/2 关 le = 25 m 100 mm 的标准弯头 le = 3.6 m 100 mm 的闸阀全开 le = 0.70 m 例:用泵把20℃的苯从地下储罐送到高位槽,流量 300 L/min。高位槽液面比储罐液面高10 m。泵吸入管路用φ89×4 mm的无缝钢管,直管长为15 m,管路上装有一个底阀(可粗略的按旋启式止回阀全开时计)、一个标准弯头;泵排出管用φ57×3.5 mm的无缝钢管,直管长度为50 m,管路上装有一个全开的闸阀、一个全开的截止阀和三个标准弯头。储罐及高位槽液面上方均为大气压。苯的密度为880 kg/m3,黏度为6.5×10-4 Pa·s。管壁的绝对粗糙度ε=0.3 mm。设储罐液面维持恒定。试求泵的轴功率。设泵的效率为70%。 解:取储罐液面为上游截面1-1’,高位槽液面为下游截面2-2’, 并以截面1-1’为基准水平面。在两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式。 式中: 管壁的相对粗糙ε/d=0.3/81=0.003 7,查得λ=0.029 (1) 吸入管路上的能量损失 管件、阀门的当量长度为: 底阀 (按旋转式止回阀全开时计) 6.3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pptx VIP
- 【高一】高中心理健康《1生涯拍卖会》 省级优质课.pptx VIP
- 【廉政党课】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pptx VIP
- 17GL401 综合管廊热力管道敷设与安装.pptx VIP
- 病原微生物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docx VIP
- 精益生产、精益工具与精益思想.ppt VIP
- 电子节温器工作原理及电子警察施工安装说明.doc VIP
- 第五讲贯通测量.pdf VIP
- xe82-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一年3月15日部分内容改动.pdf VIP
- 任务一+感受物联网+课件-2025-2026学年陕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