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硫化铅精矿的烧结焙烧 2.1 硫化铅精矿烧结焙烧的目的 烧结焙烧产出的烧结块,应该: 1、烧结块的化学成份,应与配料计算的化学成份相符; 2、烧结块必须坚实,在鼓风炉还原熔炼时,不致被压碎; 3、烧结块应具有多孔质构造和良好的透气性; 4、在原料含铜低的情况下,要求烧结块含硫愈低愈好,以保证绝大部分的硫化物生成氧化物。 烧结块的质量,主要以强度、孔隙度和残硫率三个指标衡量。强度测定,通常作落下试验,将烧结块从1.5米的高处,自由落到水泥地面或钢板上,反复三次,一般视裂成少数几块而不全碎为粉为好。或将三次落碎后的产物进行筛分,小于10mm的碎屑重量不超过15~20%,则强度符合要求。孔隙度在工厂很少测定,通常凭肉眼判断,质量好的烧结块一般不少于50~60%。 残硫率,取样测定,一般要求在2%以下。 2.2 硫化铅精矿烧结焙烧的化学反应 2.2.1 硫化铅的氧化反应 铅精矿的主要成分是方铅矿(PbS),占精矿组成的60%~80%。在烧结焙烧过程中,精矿的焙烧主要是PbS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 PbO),也可能生成硫酸盐或碱式硫酸盐(PbSO4, PbSO4· PbO, PbSO4· 2PbO, PbSO4· 4PbO),还可能生成金属铅( Pb)。 综观上述反应,焙烧产物的形成取决于实际焙烧温度和平衡气相(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硫)组成。 2.2.2 精矿和熔剂中的造渣组分的行为 鼓风炉熔炼炉渣中主要三组分(SiO2、CaO和FeO)的来源: ①作熔剂加入石英石(河沙, SiO2)、石灰石(CaCO3)和铁矿石或烧渣(Fe2O3); ②精矿中的造渣成分(见表1-4); ③焦炭中的灰分。 鼓风炉炼铅是以自熔性烧结块作原料,因此熔炼炉渣中的造渣组分在烧结过程中就搭配合理了。 2.2.2.1 石英石(SiO2) 石英石在低温焙烧时不起化学变化,但在高温下,则与各种金属氧化物结合成硅酸盐,并能促使PbSO4分解,如: 实际上,PbO与SiO2开成一系列的低熔点化合物与共晶。这些化合物与共晶的组成及熔化温度列于表2-2。 2.2.2.2 铁矿石 烧结焙烧时加入的铁矿石(或硫酸厂副产的烧渣)熔剂中或精矿中的FeS2氧化后的产物Fe2O3将与PbSO4PbO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上述反应生成的不同组分的铁酸盐的熔化温度也大多在1000℃以下(见表2-3),它在烧结过程中也起粘结剂 作用。但比xPbO·ySiO2容易分解,故烧结块中铁酸铅的含量远少于硅酸铅(见表2-1) 2.2.2.3 石灰石 石灰石(CaCO3)在烧结焙烧加热到910℃时,则吸收热量分解成石灰(CaO)。 2.2.3 杂质金属硫化物和贵金属的行为 2.2.3.1 铁的硫化物 黄铁矿(FeS2)和磁硫铁矿(FenSn+1)是硫化铅精矿中的必然伴生物。当加热到300℃以上时,黄铁矿和磁硫铁矿都发生分解而产生硫的蒸气。 2.2.3.2 铜的硫化物 铜在硫化铅精矿中,呈黄铜矿(CuFeS2)、铜蓝(CuS)和辉铜矿(Cu2S)等形态存在。焙烧时,铜的各种硫化物多变为氧化物,最终以游离的或结合的氧化亚铜或少量未氧化的硫化亚铜的形式,留在烧结块中。 2.2.3.4 硫化锌 硫化锌的结构是很致密的,故它是一种比较难氧化的物质。加之氧化后生成的硫酸盐和氧化物,是一种很致密的膜层,它能紧紧地包裹在未被氧化的硫化物颗粒表面,阻碍氧的渗入。所以在烧结焙烧时,需要较长的时间、过量的空气和较高的烧结温度,才能使硫化锌转化为氧化锌,其反应为: 2.2.3.4 砷的硫化物 铅精矿中的As是以毒砂(FeAsS)及雌黄(As2S3)的形态存在。焙烧时,首先受热离解,然后氧化生成极易挥发的三氧化二砷(As2O3)。 2.2.3.5 锑的硫化物 锑主要是以辉锑矿(Sb2S3)和硫锑铅矿(5PbS·2 Sb2S3 )形态存在于铅精矿中,锑的硫化物在烧结焙烧过程中的行为类似As2S3,只不过在同样焙烧温度下,生成的Sb2O3较As2O3的蒸气压小,挥发的温度高,故脱锑程度不及脱砷高。 在高温及大量过剩空气下,部分氧化成稳定的且难挥发的四氧化二锑( Sb2O4 )及五氧化二锑( Sb2O5 )同金属氧化物作用而生成锑酸盐。 2.2.3.6 镉的硫化物 镉常伴生于铅精矿中,其形态主要为硫化镉(CdS),焙烧时有少部分挥发进入烟尘。硫化镉氧化成氧化镉( CdO )和硫酸镉(CdSO4): 生成的硫酸镉,在焙烧末期的高温下,离解成氧化镉,最后残留于烧结块中的镉一般以存CdO在。 2.2.3.7 银的硫化物 银常以辉银矿(Ag2S)存在于铅精矿中,氧化焙烧时,部分变为金属银和硫酸银( Ag2S O4): Ag2S O4是较稳定的化合物,在850℃时开始分解,因此,银以金属银及硫酸银的形态存在于烧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