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浅谈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摘 要:永贞革新以唐顺宗继位开始,以王叔文集团的彻底倒台结束。它经历的时间很短,但是情况复杂,斗争激烈。册立太子一事成为王叔文与唐顺宗关系的转折点,本文通过对王叔文和唐顺宗关系的变化浅析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王叔文;唐顺宗;永贞革新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150-02   永贞革新,是以王叔文集团为核心,进行的一场抑制宦官为主的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从唐顺宗继位开始,以王叔文集团的彻底倒台结束。对于永贞革新的研究,学界从革新内容、革新的任务以及革新成败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一定的统一的观点、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仍存在着分歧。   一、永贞革新前后王叔文与唐顺宗的关系   王叔文与唐顺宗初期良好的“师生关系”   王叔文以善棋入侍东宫,陪侍太子李诵十八年。在太子身边时,既教他棋艺,也对太子的政治生活施加影响。太子即位以后,他重用王叔文进行革新,形成良好的关系。它们之间形成良好关系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唐顺宗受宦官危害颇深,在他为太子时期就已体现。唐朝中期,宦官实力恶性膨胀,权力日重,“万机之与夺任情,九重之废立由己”[1]。并且,当时由宦官负责的宫市以及宦官充任的五坊小使也引起极大的民愤。《顺宗实录》中记载:“贞元末,五坊小儿,张捕鸟雀于闾里,皆为暴横以取钱物”[2]。太子曾在东宫时,就知道五坊小儿的危害,曾想上奏皇上禁止。更有甚者,德宗对太子“欲废之而立侄”[3],宦官从中支持舒王。在这些事情上就足以太子痛恨宦官。曾有记载太子“未尝以颜色假借宦官”[1],与宦官的关系不是很融洽。   王叔文,越州人,“以棋入东宫。颇自言读书知理道,乘间常言人家疾苦。”[2]王叔文出身于庶族,深知民间的疾苦,而在唐朝中期宦官专权,百姓深受宦官的迫害。韩愈的《顺宗实录》中记载:“上将大论宫市事,叔文说中上意,遂有宠。”[2]可知,太子是一位颇有政治抱负的人,王叔文也因此得到了太子的喜爱。“太子职当侍膳问安,不宜言外事。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2],在王叔文?窠庀拢?太子没有向德宗表达他对宦官的不满,以稳定的自己的太子之位。   太子在东宫,王叔文为棋待诏,王■为书待诏,两人都是太子的心腹之臣。“■以侍书幸,寝陋,吴语,上所亵狎。而叔文颇任事自许,微知文义,好言事,上以故稍敬之,不得如■出入无阻。”[2]可知,顺宗更喜欢王叔文。表面上王叔文只是太子下棋的老师,实际上则是太子政治上的谋士。传言王叔文在东宫时,经常对太子说:“某可为将,某可为相,幸异日用之。”[2]充分体现王叔文谋士的才能。太子向大臣引荐王叔文,《旧唐书?韦执谊传》中记载:“执谊至东宫谢太子,卒然无以藉言,太子因曰:‘学士知王叔文乎?彼伟才也。’”颇能看出顺宗对王叔文的赏识。也因太子的亲自引荐,王叔文与韦执谊结交相善,密结了当时的陆质、刘禹锡、柳宗元、吕温、李景俭、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等诸多知名之士,“定为死交”[2]。逐渐形成以王叔文为中心的权力集团,为太子所用。   太子久病缠身,以至德宗驾崩时仍出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2]的情况。对于皇位的争夺,公众各派势力之间产生分歧。王叔文为保护太子果断采取措施。“以浙东观察判官凌准为翰林学士。”时隔五日,浙东观察判官凌准就升为翰林学士。凌准在参与草拟德宗遗诏中发挥很大作用。柳宗元曾说:“德宗崩,还臣议秘三日乃下遗诏,君独抗危词以语同列王■,画其不可音十六七。”[4]太子李诵得以顺利继位。因凌准和王叔文都是浙东人,并且凌准长期不在京城,与太子关系无人知晓,凌准虽为“二王八司马”成员,但起初王叔文与凌准的关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贞元二十一年二月,太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改年号为永贞。顺宗即位后,“不复关庶政,深居施帘帷,阉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侍左右,百官上议,自帷中可其奏。”[1]身体虚弱的顺宗,立即提拔王叔文为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并担任度支盐铁副使等,掌管财政。提拔韦执谊为宰相,王■为翰林待诏,其他成员如柳宗元、刘禹锡等均得到重用和提拔,为王叔文实行革新政策并得以实施提供有利条件。王叔文掌权后迅速革除许多弊政,如禁宫罢市和五坊小儿、罢盐铁使,贬黜贪吏;出宫女及掖庭女乐;罢宫市使和五坊小使等,得到群臣支持和百姓拥戴。甚至连一向反对永贞革新的韩愈,也在《顺宗实录》中写到这些政策使得“人情大悦”[2]。   唐顺宗在位后期关系逐渐破裂   唐顺宗在位的后期,开始出现唐顺宗对王叔文“恶闻之”[3]的情况。王叔文与唐顺宗的关系逐步破裂。王叔文掌权后,对宦官采取严厉的打击政策,“叔文欲专兵柄,藉希朝年老旧将,故用为将帅,使主其名。而寻以其党韩泰为行军司马,专其事。”[2]王叔文为了对抗宦官势力,欲夺其兵权。唐顺宗虽痛恨宦官专权,但他痛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