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
常德各县市地名由来 津市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津当然是渡口的意思,而且此地自古就有澹津之名一说,譬如东汉建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96年,士孙萌曾被封为澹津亭侯,他的被封完全是追论诛董卓之功的缘故。但这样说来似乎罾市一说不足为凭,不过澹津与津市毕竟不是一回事,虽然它们所指是同一个地方,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词语,如同北平与北京、燕京与北京一般、太平天国的天京与南京一般,其实津市的兴起主要是清朝中后期的事,津市之名大概也与此同时,至少清初津市都还是叫罾市的,而这个读音却在本土方言中一直保留了下来 桃源 * * 常德历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迄今2200多年历史。史称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军府、七代藩封之地,辖区远及湘西北、鄂西南、黔东北、桂东北地区,素有 “西楚唇齿”、“黔川咽喉”之称。 1988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4月18日,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通知撤销常德地区建省辖常德市,从此揭开常德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澧县,因澧水贯境而得名,素称“九澧门户”。澧之名首见于《禹贡》,春秋、战国均属楚。秦属慈姑县,隶黔中郡。两汉时期为孱陵、零阳县,属武陵郡。三国时,始属蜀,后属吴零阳、作唐县,分隶天门郡、南郡。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始置澧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澧州为松州,不久复名澧州,新置澧阳县(澧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澧州为澧阳郡,辖澧阳、石门、孱陵、安乡、崇义、慈利6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澧州,仍辖6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澧州澧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澧州。宋乾德元年(963年)又为澧州澧阳郡。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升为澧州路,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澧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九年(1644年)复为澧州,并裁澧阳县入州治,隶常德府。清康熙三年(1644年),澧州改隶岳常澧道。雍正七年(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辖安乡、石门、慈利、安福4县。雍正十三年(1735年)增辖永定县(今张家界永定区)。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