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正确理解《指南》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rdquo;?.docx

一、如何正确理解《指南》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rdquo;?.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如何正确理解《指南》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答:《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选择了某年龄阶段幼儿在目标方面的比较常见的、易被观察到的、一般性表现,是大多数幼儿可能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甚至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群体大致的发展趋势、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或行为特点。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功能是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是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帮助教师与家长了解和把握幼儿在目标方面的发展状况。 如果通过观察或者其他途径,发现幼儿在某方面的发展与《指南》的描述有差距,就需要全面地、认真地分析幼儿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反思教育,积极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帮助幼儿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典型表现”不能视为这一年龄段每一个幼儿在发展中必然表现出的特点;一般性、普遍性,不排除个别性;特殊性、典型性、代表性,不能包揽幼儿表现的丰富性、多样性;“典型表现”考虑了我国文化的特点,选择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环境里常见的行为特点;由于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某年龄段的表现可能出现在其他年龄段; 如果幼儿行为特点或能力表现与《指南》不完全一致,不能简单地轻率地对幼儿发展的好坏下判断。应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深入地了解其特点,看看是否有其他个性化表现。如果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指南》中没有列出,也应当尊重“个别差异”,给予肯定与重视。 二、说说《指南》目标与“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 1. 《指南》是指引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导向性文件,而非量表一类的测试工具,因此,《指南》的目标与“各年龄段典型表现”之间的关系也完全不同于量表中的“标准”与“指标”的关系。 2. 目标不是“标准”,是方向指引。“各年龄段典型表现”不是目标的分解或细化,不是测试幼儿是否达到某一标准的“标尺”,而是对每一个幼儿学习与发展方向的具体期望,是帮助教师与家长更好地理解目标、更好地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如:语言领域的“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一目标下,3—4岁年龄段的“典型表现”之一是“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这一描述有助于教师和家长了解,一般可以从4岁幼儿的哪些言语、行为去了解其在阅读理解力方面的发展程度,从而通过与幼儿一起读图书的愉快经历,观察、了解幼儿在目标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发展阅读能力。如果把这一“典型表现”仅仅作为测试题目,测试出幼儿“能不能”“会不会”之类的结果,然后给幼儿分等级、贴标签,就完全误用了《指南》的目标与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所以,《指南》的目标意在导向,而不在检测,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意在观察、了解幼儿,促进幼儿向目标希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去评量优劣,伤害幼儿。 三、语言活动的案例中,王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你会怎么做? 王老师要求中班每个小朋友看图片说出故事来,完成这个任务后才能去玩,而班中有的孩子不会讲,有的讲得不好,而王老师坚持这样做,因为王老师认为《指南》“语言”领域中,“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目标下,4-5岁幼儿要求“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所以王老师觉得中班小朋友应该能够完成任务。我觉得王老师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王老师显然是错误理解了《指南》的精神。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有个体差异,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做到“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这个要求,是忽视了幼儿发展的差异性。案例中王老师只抓住了一个目标,却忽略了《指南》尊重幼儿发展、因材施教的内涵精神,对一些幼儿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引起了幼儿的不适应和排斥,损害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和自信心。 如果我是王老师,我会在活动前对幼儿的前期经验能力做出了解和判断,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让幼儿快乐学、主动学、积极学。 首先,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能力基础、个性品质都不尽相同,因此不宜用简单划一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们。作为老师要了解不同幼儿的能力基础,表达能力强的可以让他们独立讲述,表达能力弱的,可以在同伴、老师的帮助下来讲述,如果不愿意讲述的幼儿,也应尊重他们。何况有的幼儿不愿讲述并不代表他不理解,只是他不喜欢在集体面前讲述而已。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式。 其次,应该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关注学习品质的培养。中班的幼儿学习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表达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对画面、词汇的理解和表述都是比较直观简洁的。因此我们要根据中班孩子的这些特点,运用灵活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参与活动,让孩子获得积极的、愉快的体验,才能让孩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