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万载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 PAGE 1 万载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及项目概况 一、背景分析 万载县地处江西省西部偏北边陲,峰顶山以北,锦江上游。东至上高县,以栎头山为界;西至湖南省浏阳县,以铁山为界;南至宜春,以墟场口为界。北至铜鼓县,以太阳岭、美西塘、阿弥陀佛岭和窗前打铁坳为界。境内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52公里,总面积1714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1.02%。 县城所在地康乐镇,位于锦江河南岸,县域东南角,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距宜春30公里,东距省会城市南昌200公里。 一)自然条件 万载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良好,森林资源丰富。地势西北、南部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县城处于锦江冲积平原。 气温:万载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霜期短,无霜期年平均为227-257天左右,热量丰富,光照充足。万载全年平均气温为14.7℃-17.4℃。夏季气温高,时间长,7-8月是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冬季则较寒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5.3℃,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6℃( 降水:万载县年均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年际变化较大。最少的1963年只有1142.5毫米,最多的2002年2353.4毫米。各地雨量分布不均,山区多于平原。北部山区的高村,年均降水量达1849.8毫米,为降水量最多的地区;南部高成的里山最少,只有1558.7毫米。总的降水量分布呈北多南少的趋势。降水的季节差异大,4-6月份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5%左右;11月至次年的2月降水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19%,其他月份占36%。 日照:由于地处中纬度(北纬28度),万载光照条件良好,全年日照时数为1693.2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8%。4-10月间,各月的平均日照时数在100小时以上,其中7-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11月至次年的2月份,日照时间短,月平均日照时数在75-124小时之间。 风向与风速:万载全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方向,全年平均风速为1.3米/秒,全年静风约占39%,东北风占13%,破坏性大风较少出现。平均每年大风出现2-3次,大风多出现在6-8月间。 二)历史沿革 万载历史悠久,3000年前就有人居住,孙吴黄武年间(222年-229年)开始单独设县,名阳乐。建县时,县治设罗城,唐武德五年,县城迁至龙山下(今康乐镇)。杨吴顺义元年(921年),置万载县,始用“万载”县名。宋徽宗时更名为建成,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万载。建国后隶属袁州专区,至1952年9月,改属南昌专区,1959年1月,划为宜春地区(今宜春市)至今。 万载县为湘赣两省咽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万载生活和战斗过。1932年至1934年期间,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和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在万载县小源(今仙源乡)先后驻扎三年之久,使万载一度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社会经济 至2002年底,万载全县人口为464252人,其中男244011人。总人口比2001年增加了仅85人。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5.25‰。人口密度为271人/平方公里,与全市的指标基本相当。全县非农业人口78058人,其中55375人聚集在县城所在地康乐镇,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75.9%,镇域常住非农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7‰,机械增长率为2.836%。全县城市化水平为26.8%。 近几年全县的经济发展很快,政府重点扶持建材、化工、食品、机械、林产加工等行业,目的是要逐步取代烟花爆竹这一行业的传统主导地位,经过几年的调整现已初见成效,改变了万载县一头重的单一的工业经济模式,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多元化。农业采取以传统农业为主,有重点的加大投入,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正在进行的万载县有机农产品产业化工程。九五期间,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超过10亿元。三大产业的比重由1995年的51:29:20调整到2002的39:31:30,初步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的转变。2002年底财政收入11613万元,工业总产值103237万元,农业总产值549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71元。 四)道路交通 万载县的交通运输,全部都是靠公路运输,水运仅存几个人渡渡口,因此,公路网络对万载就显得特别重要。万载县的公路网络呈典型的树叉型,县域公路是以县城为起点的单向放射状结构,整个网络依托国道三二0和省道万上线、万芳线为主骨架,派生出到各乡镇、村组的公路。 二、项目概况 本次规划区位于万载县城新城区,省际公路湘赣大道以北、万芳挂线以南、康乐大道以东、县际公路万芳大道以西区域,面积158.26公顷。该地块东临三二0国道、名优特大市场、长途汽车站,南临城雕广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