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医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概述将局麻药注射于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部分脊N的传导功能,使其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消失的麻醉方法,称为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简称硬膜外阻滞1.单次法2.连续法一、概述分类1.高位硬膜外阻滞C5~T6→甲状腺、上肢或胸壁手术2.中位硬膜外阻滞T6~12→腹部手术3.低位硬膜外阻滞腰部各间隙→下肢及盆腔手术4.骶管阻滞骶裂孔穿刺→阻滞骶N→肛门、会阴部二、硬膜外阻滞的机制及其生理影响(1)作用部位蛛网膜绒毛-根部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椎间孔-椎旁阻滞脊神经直接透过硬脊膜和蛛网膜—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2)扩散与局麻药容量、浓度、注药速度、注药后体位、身高、年龄、身体情况等有关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1.适应证(1)主要适用于腹部手术(2)颈部、上肢及胸部手术在管理上稍复杂(3)下腹及下肢手术(4)术后镇痛或复合全麻,以减少全麻药用量2.禁忌证(1)严重贫血、高血压、心脏代偿功能不良→慎用(2)严重休克、穿刺部位感染→禁用(3)呼吸困难→不宜选用颈、胸段EA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3.常用局麻药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应用局麻药的注意事项(1)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1:20万/1:40万高血压病人免加或仅用1:40或1:75万(2)局麻药的浓度和容量(3)局麻药的混合使用:长效+短效,快+慢(4)注药方法1)试验剂量:2%利多卡因3~5ml,排除脊麻,试探耐受性2)分次注药或一次注入预定量3)追加维持量:首次总量的1/2~1/3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4.穿刺术直入法和旁(侧)入法硬膜外间隙确定:阻力突然消失、负压出现、无脑脊液流出(1)阻力突然消失:落空感、气泡压缩、注气阻力消失(2)负压现象:悬滴试验、玻管法、颈胸段比腰段清楚置入导管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硬膜外阻滞平面与范围的调节1.穿刺部位(最重要)2.导管的位置和方向3.药物容量和注药速度4.患者体位5.患者全身情况婴幼儿、老年人、妊娠后期、病理因素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5.硬膜外阻滞失败(1)阻滞范围达不到手术要求1)穿刺点离手术部位太远2)硬膜外间隙粘连(2)阻滞不全:痛、不松1)麻醉药的浓度、容量不足2)导管进入椎间孔,阻滞范围有限3)导管在硬膜外间隙未能按预期方向插入三、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3.完全无效1)导管脱出/误入静脉2)导管扭折/血块堵塞3)硬膜外穿刺失败4.硬膜外穿刺失败原因1)病人体位不当,脊柱畸形,过度肥胖,穿刺点定位困难2)穿刺针误入椎旁肌群或其他组织而未察觉四、硬膜外阻滞并发症1.穿破硬膜2.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血管3.空气栓塞4.穿破胸膜5.导管折断四、硬膜外阻滞并发症6.全脊髓麻醉7.异常广泛阻滞8.脊神经根或脊髓损伤9.硬膜外血肿10.感染五、骶麻与鞍麻骶管阻滞经骶裂孔将局麻药注入骶管腔内,阻滞骶脊神经是硬膜外阻滞的一种穿刺失败率高鞍麻:是蛛网膜外下腔阻滞的一种,仅阻滞骶尾神经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于直肠、肛门和会阴部手术穿刺点感染和骶骨畸形禁忌骶管阻滞穿刺点五、骶麻与鞍麻骶管阻滞操作示意图五、骶麻与鞍麻五、骶麻与鞍麻鞍区麻醉坐位示意图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比较第三节

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1适应证广泛应用于经腹盆腔手术2联合阻滞、取长补短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便于调节麻醉平面,按需加药、术后镇痛3穿刺方法两点法:T12-L1(硬膜外)L3-4/L4-5(腰麻)一点法:L2-3特制联合穿刺针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谢谢观看-****椎管内麻醉重点难点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阻滞分类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阻滞适应证和禁忌证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阻滞操作方法椎管内麻醉常用药物及剂量、注意事项蛛网膜下隙阻滞和硬脊膜外阻滞并发症椎管内麻醉的麻醉管理第一节蛛网膜下隙阻滞目录一、概述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机制及其对生理的影响三、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临床应用四、常用局部麻醉药五、蛛网膜下隙穿刺术及平面调节六、麻醉期间的管理七、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一、概述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而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麻醉作用称蛛网膜下隙阻滞分类1.给药方式:单次法、连续法2.麻醉平面:鞍麻:会阴及臀部低位脊麻:<T10中位脊麻:T5—T9高位脊麻:>T43.局麻药液比重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一、概述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