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近代中思想解放的潮流1
3.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什么有关系( ) ①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 ②民族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③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侵略瓜分 ④孔子改制思想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思想兴起的背景,随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故选B。 答案:B 4.革命派和维新派的论战实质上反映了( ) A.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之间的矛盾 C.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D.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之间的矛盾 解析:革命派和维新派都代表资产阶级,其根本目的都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只不过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想利用君主立宪方案达到自己的目的。革命派代表资产阶级下层,他们想利用民主共和方案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二者是同一阶级的不同派别,手段不同,目的一样。 答案:C 学习思考与测评(学生用书P29) 一、学习思考(课本侧框) 1.答案提示: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延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的影响,但他们力图变革的思想还是积极的、主动的。 2.答案提示:近代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和学说已经无法应对当时的局势,但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还是无法动摇的。为了寻求支持变革的合理依据,康有为就把孔子描述成一个主张“变法改制”的人,想利用孔子削弱反对势力。 3.答案提示:这两种思想都来自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都反对专制,提倡民权,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都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二、自我测评(课后作业) 答案提示:康有为的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正确的。康有为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仅仅在于武器和一些民用工业,更是政治制度。所以,清政府购买和制造武器,设邮使、开矿务,都没能找到落后的真正原因。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就要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从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看,中国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的确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先是学习制造武器,接着要改变政治制度,后来又要接受西方的文化。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课后作业) 答案提示:有合理之处。美国人看到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发动人民,没有调动人民反封建的积极性。这一现象主要是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造成的。 课后能力提升(学生用书P29) 1.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 答案:B 2.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 A.革命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解析:从题干中“民主”“民权”之说可以排除B和D,再从“各省纷纷立会”可知这个组织属合法组织,得到了部分统治阶级的支持,故排除A。 答案:C 3.有的人的名字本身就有时代特征,特别是后改的名,胡适原名胡洪骍,1898年自己改名“适”,字“适之”。可见他的改名是受了什么人的影响(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严复 D.李大钊 解析:“适”“适之”取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意,可见他受了“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而该观点也是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中的核心观点,故选C。 答案:C 4.晚清一位人士曾大声疾呼:“可以立国?曰富。何以制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对材料中“治之以法”最恰当的理解是( ) A.推翻君主政体 B.废除不平等条约 C.改革科举制度 D.变革政治制度 解析:“治之以法”就是以法治代替人治,因此必须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也就是要变革政治制度。A项中“君主政体”过于笼统,也包括君主立宪政体,故不准确。 答案:D 5.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甲午战争促使“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说明当时中国人学习西方层次有了发展,即康梁维新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C 6.某一思想家,对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特别感兴趣,他认为,既然动植物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影响,人也是动物,也应当受此影响,所以弱国只要发奋图强,就一定能奋起直追。此思想家是( ) A.严复 B.梁启超 C.孙中山 D.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化学混合物分离和提纯.ppt
- 高二化学水的电和溶液的酸碱性4.ppt
- 高二化学溶液的碱性与ph.ppt
- 高二化学海带中元素的分离及检验.ppt
- 高二化学物质氧性和还原性.ppt
- 高二化学水的电和溶液的ph.ppt
- 高二化学电能转为化学能—电解1.ppt
- 高二化学碳氢化物的宝库—石油.ppt
- 高二化学盐类的解规律.ppt
- 高二化学离子晶、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ppt
- 消毒供应中心考核试题(+答案解析).docx
- 糕点业逐梦者的指南-洞悉市场,挖掘业务新机遇.pptx
- 2025浙江省地质院本级及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新生儿科院感培训试题(+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国学知识竞赛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竞赛题库(+答案解析).docx
- 新安全生产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2025湖北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 精通跨文化商务交流-打破语言障碍,优化合作关系.pptx
- 新居住1+考试题(+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国有企业管理岗竞聘笔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