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国古文化复习.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中国古文化复习

鄞州五乡中学 杨奕信 课堂目标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贯穿知识点,形成众多知识链 学会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评价文化现象; 了解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通过课堂复习明确高考在文化史方面的趋势与今后复习方向; 知识梳理 规律认识 课 堂 程 序 直击高考 知识归纳 值得重视的小专题 历代文化特征 知识梳理 历代文化特征 春秋战国文化 秦汉文化 魏晋南北朝 文化 隋唐文化 宋元文化 明清文化 文化异常繁荣,出现百家争鸣、百花竞艳 文化大发展,对先秦文化的总结和升华 文化宗教色彩浓厚,科技领先 文化辉煌灿烂,光照四邻 文化高度繁荣,科技水平突出 文化承古萌新 知识点归纳 古代文化 科学技术 哲学/宗教 文学/艺术 教育 西学东渐 科学技术 史实 四大发明、天文历法、 物理学、医学、数学、 农学、地理学、建筑业、 认识 古代科技以古典科技为主,没有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 古代科技以农业应用为主要目的,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古代科技在明清之前一直领先于世界,而明清科技走向衰落 1、古代传统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2、古代传统科技未能转化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1、中国古代封建经济持续繁荣,农业文明世界领先; 国力强盛,中央集权制度完善; 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 古代文化连续发展; 2、自然经济占主导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丧失推动力;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禁锢了思想,使知识分子缺乏创新能力; 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妨碍了西学东渐; 科举教育不利于科技发展; 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根源。 哲学/宗教 ①各种思想相互影响、渗透,糅杂于一体; ②古代哲学思想具有革新进取精神,关注社会现实; 认识: ① 儒、法、道、墨 ② 佛教、道教 ③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④ 反封建民主思想 史实: ③对传统思想应批判继承; 文学/艺术 2 史实:文学体例及作品、 书画艺术/雕塑艺术 1 认识: 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是各族人民的结晶;是汲取前代成就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与政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教育 春秋战国的私学 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西汉的封建官学制度 隋唐科举教育 北宋教育改革 明清八股取士 1、教育方式以官学为主形成完备体系,辅以私学; 2、教育目的以培养官吏为主,辅以专业教育; 3、教育内容以封建伦理为主,并日益僵化; 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东学的内容;西传的原因;东学西传的影响 西学的内容;东渐的原因;西学东渐的影响 东学西传: 1、即是古代尤其在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文化日益传播到欧洲; 2、原因在于我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丝绸之路的畅通使东西方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频繁;加上中世纪的西方科技文化相对落后; 3、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西学东渐: 1、即是在明清时期尤其在近代前期西方先进科技文化涌入中国; 2、原因在于16世纪以后西方近代科技的迅速崛起;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客观上带来了近代文明;先进中国人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浪潮。 3、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加速了中国近代化。 值得重视的小专题 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对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启示; 2、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 3、古代传统思想与历史文明的传承; 规律性认识 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 文学艺术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 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对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 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的文化 请举例说明 请举例说明 直击高考 一、 历年高考文化史的分值及涉及内容 分值 涉及内容 2000 14分 明清时期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2001 4分 北宋教育 2002 8分 唐外来文化、敦煌莫高窟、间接涉及清明上河图 2003 2分 间接涉及明朝科技特点和长城 2004 16分 农学、唐诗、宋代科技 2005 16分 建安文学、唐诗、话本及毛泽东诗词 2006 32分 春秋战国到秦汉的文化发展特点、汉唐、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文化表现 二、文化史的考试倾向及思考 倾向 性的 内容 依据 2001 以园林建筑艺术为题材,考查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2002 以清明上河图和丝绸之路为题材,考查开封的城市兴衰和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 2003 以长城为题材,考查与之有关的古代近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史实; 2004 以 “文字资料和文物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为主题考查魏晋、唐宋文化 2005 以“文学作品的风格、形式和内容反映时代特点”为主题考查建安文学、唐诗、话本及毛泽东诗词 2006 全国卷Ⅰ以“中华文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