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著百部—(第48卷)论衡.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传世名著百部之论衡 名著通览 西汉武帝定儒家为一尊,罢黜百家,形成了一套与封建专制王权相适应 的系统化理论。这一理论思想的特征是把孔子及儒学神圣化,推崇天人感应, 大兴谶纬迷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充写出了这部与“圣贤相轧”的《论 衡》。 王充字仲任,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 (27年),卒年大约在东汉和帝 永元年间 (约97年)。根据《论衡·自纪篇》所载,他的先祖是魏郡元城(今 河北大名)人,某一代因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不久失官,以农桑为业。 世祖结仇众多,祖父恐为怨仇所害,举家迁至会稽钱唐县,以贾贩为事。其 父亦勇势凌人,不得已又徙居上虞。 《后汉书》本传记载,王充少孤,后到 京师,受业太学,拜班彪为师,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 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其后回乡 “屏居 教授”,也做过郡县一级的小官,一生主要以著述为事。本传又称: “充好 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以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 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著 《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释物类异 同,正时俗嫌疑。”王充还有其他一些著作,计 《养性书》16篇,《讥俗书》 12篇及 《政务书》等,今皆不存。《论衡》85篇,现存84篇 (缺《招致》 一篇),是一部被封建正统思想视为异端的代表作。 王充受前辈学者桓谭等人的影响较大。桓谭是东汉初年的思想家,曾著 有 《新论》等书,反对谶纬神学,抨击俗儒,多次与刘歆、扬雄等人辨析疑 异。桓谭批判神学迷信和反对谶纬,对王充写作 《论衡》有很大启发。《论 衡》中多次提到桓谭,并予以高度评价,王充说,桓谭 “作《新论》,论世 间事,辨照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 (《论衡·超奇》)。 《论衡》在《新论》的基础上,以黄老自然主义为出发点,进一步批判天人 感应和谶纬迷信的虚伪,并把论辩的焦点指向儒家圣贤和儒学经典,揭露书 传中伪言伪说的妄诞。 王充在《论衡》中多次提到该书的写作宗旨,他在《自纪篇》中说:“又 伤伪书俗文,多不诚实,故为 《论衡》之书。”他在《对作篇》中又说: 是故 《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 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故 《论衡》者,所以铨轻 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荀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今 《论衡》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实虚,非造始更为,无本于前 也。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使后进晓见然否之 分,恐其废失,著之筒牍。 由此可见,王充写 《论衡》,其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辨伪书俗文,疾虚妄 之说。虽然《论衡》一书的内容很广泛,但就对后世的影响来看,受人责难、 受人注重者,就在这一方面。 王充知识广博,深谙先秦史实,对汉代的经学也十分通晓,因此他在论 辩中常能引史实为据,以经传辩说。更值得重视的是,王充还具有一定的科 学技术和科学理论方面的知识。汉代科学技术,比较突出的有天文历算,农 田水利和医学。司马迁等人编 “太初历”,刘歆等人编“三统历”,当时讲 历算方面的书有 《九章算术》,王充本人对天文历算也很有造诣,《论衡》 中常常引用这方面的知识。农田水利方面的有 《汜胜之书》,王充在论证一 种道理,批判一种荒谬说法的时候,经常用农业知识做实例。王充又精晓医 学,晚年曾作有 《养性书》16篇,这是一本关于医学方面的著作。此外,当 时有人体解剖和病理学的医书 《难经》,有药典《神农本草经》,有《针经 诊脉法》。特别是 《黄帝内经》,比较全面地讲述医学原理和治疗的原则。 这些科学成就都为王充的论辩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王充在论辩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客观的思想方法,这就是 “实事疾 妄”,以事实批驳虚妄。王充说: “《论衡》实事疾妄。”“论则考之以心, 效之以事,浮虚之事,辄立证验。” (《论衡·对作篇》)这里强调“证验”, 要求凡所立论,要以实事加以效验,这样浮虚之事就可以得到验证。在王充 之前,韩非也强调 “征验”,他说:“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 之者,诬也。” (《韩非子·显学》)这是说,如果把未经过多方面的调查 研究,没有征验的资料作为依据,加以肯定,这是愚拙的举动;如果不能肯 定就轻易地依据它,这是欺诬的行为。对历史事实的说明和考证,韩非强调 调查研究,强调要以有征验的资料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主张以事实立说。 王充继承了韩非的思想,进一步强调 “证验”或“效验”,最值得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