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著百部—(第34卷)温公家范 治家格言 郑板桥家书.pdfVIP

传世名著百部—(第34卷)温公家范 治家格言 郑板桥家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传世名著百部之 《温公家范》 名著通览 《家范》为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年)所撰,是封建社 会进行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课本。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 (今山西夏县)人,因居涑水乡,世称涑水 先生。仁宗宝元初 (1038年)中进士甲科。哲宗时位至宰相,死后追赠太师、 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恭俭正直,学识渊博,著述宏富。他主持编修的 《资 治通鉴》堪称我国古代史学的一座丰碑,历来倍受人们推崇。 司马光很重视道德礼义教育。他在《资治通鉴》卷一中指出:“何谓礼? 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是故天子统三 公,三公卑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 之使下……下之事上……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主张 “治心以正, 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己,成功则天。”要求人们采取敬 德修命、安分守己的人生态度,遵守礼义原则,加强道德修养。他还把礼义 道德教育具体落实到家庭教育上, 《家范》一书,就是以儒家经典论证治国 之本在于齐家的道理;同时广泛选取历代人物史事作为 “轨范”、“仪型”, 具体阐述各项道德准则和治家的方法。《家范》既采集了《周易》、《大学》、 《孝经》、《礼经》、《内则》及其他史传所述道德准则与相关事迹,又辅 以司马光本人的论述。司马光称 “此皆圣人正家以正天下者也。降及后世, 爰至卿士,以及匹夫,亦有家行隆美,可为人法者,今采集以为 《家范》。” 该书首列 《易·家人》卦辞,下设“治家”、“祖”、“父”、“母” 等10卷,共19篇,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封建家庭伦理关系、治家方法、 子弟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司马光引用孔子、石■等关于君义、臣行、 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等方面的论述,认为这 些行为准则都是天经地义的。同时强调 “礼”的重要性和男女之间的严格差 别,即 “治家者必以礼为先”,“夫治家莫如礼。男女之别,礼之大节也”。 在家庭中,必须遵循阳尊阴卑的观念,妻子必须绝对顺从丈夫。柔顺、整洁、 不妒、俭约、恭谨、勤劳是妇女的 “六德”。其中柔顺尤为重要, “妇人专 以柔顺为德,不以强辩为美也”。他认为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 “以义方训其 子,以礼德齐其家”,而不是为子女 “广营生计”、“遗之田畴”。作父亲 的要做到 “爱子而勿面,使之而勿貌,遵之以道而勿强言”。为父之道的关 键是严教,绝不可狎简轻率。同时还强调 “母教”的重要性,认为,“为人 母者不患不慈,而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 大罪,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之败也,母败之也”。司马光还认为, 母教始于 “胎教”,并讲述了“胎教”的具体方法:“寝不侧,坐不边,立 不跸,食不邪味,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如果能做到这些,就能 “生 子形容端正,才艺博通”。与此同时,司马光认为,作子女的重在行孝道, 这是天经地义的。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爱其亲而爱他 人之亲”,就是 “悖德”的行为。如果子女已行孝,而父母依旧不慈爱他们, 那也不能埋怨父母,而要进一步反省自己。行孝至诚,才能赢得父母的怜爱。 “父母有过”,也只能 “谏而不逆”。如果多次劝谏,父母依然不听,就只 能 “号泣而随之”。司马光认为:“君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 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他还谆谆告诫人们,作子女 的,侍奉父母稍有欠缺,即使做过许许多多好事,也不能掩盖其不孝的行为。 《家范》认为,兄弟之间要恭敬友爱。如果“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 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童仆为仇敌”。当然, “人之事兄不同于 事父”,因此也不必埋怨爱弟不如爱子。 另外,还必须重视夫妇之道,因为这是天地之大义,风化之本原”。书 中认为,妇人要遵守敬顺之道,必须保持贞节,从一而终。丈夫如果受制于 妻子,那是很羞耻的。从古到今,因为凶悍的妻子而乖离六亲、败乱其家的, 不可胜数。所以,娶妻时不可不慎。 可以说, 《家范》是关于家庭伦理规范的总汇,对维护封建宗法制度有 一定的作用。 《治家格言》与《家范》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家”的角度阐发伦 理道德,强调道德实践,主张从日常生活做起,不作空洞的说教。 《治家格 言》以浅显、平实的言语教诲人们如何行动,文风朴实流畅,读来琅琅上口, 很便于传诵。 《家范》则在引经据典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史实和有关传说、 故事,为人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