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esources Science
第32卷 第6期 2010年6月 2010,32(6):1072-1076 Vol.32,No.6Jun.,2010
文章编号:1007-7588(2010)06-1072-05
白族茶文化变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以云南大理宾川县大罗村调查为例
李洪潮 ,杨新丽 ,崔明昆1 2 3
(1.文山学院,文山663000;2. 弥勒县第二中学,弥勒652304;
3.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明650092)
摘 要:茶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茶起源中国,更因为中
国各民族在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
此,研究茶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及其变迁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大理州宾川县一个白族村寨——大罗村为例,研究了白族茶文化在待客、婚礼和祭祀方面的变迁。结果表
明:①今天蜚声海内外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起源于长辈对晚辈的嘱托而不是待客。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茶文化在
待客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繁琐到简化的变迁,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不断丧失;②白族的聘礼和婚礼中茶的应用,象征
着新人对爱情的坚贞,隐喻着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以及多子多福,家族繁盛的愿望,而新婚夫妇敬“三道茶”则
表达了新人对长辈的感激。如今的白族婚礼中的茶文化几乎消失殆尽;③茶在祭祀亡灵、本主、祖先和土地神中象
征祭祀对象的永恒和死而复生,及其对人们的庇护。虽然村寨中祭祀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其中的茶文化内涵
在进一步淡化。从大罗村白族茶文化的变迁中折射出当代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丧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白族;茶文化;变迁;大罗村
1 引言 朴,中庸、自强不息等特性与茶的生物学属性如清
茶,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 香、平淡、常绿、生命力顽强等相吻合,形成了中国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茶起源中国,更 茶文化。云南作为茶的故乡,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因为中国各民族在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 中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本文以一个白
彩的茶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在 族村寨为例,应用民族植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发生着变化,搞清楚茶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 了茶在白族的待客、婚礼、祭祀中的作用及其变
文化变迁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文化具 迁。这种茶文化的变迁表明民族文化正面临严峻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挑战,因为它有可能被人们遗忘,其结果是导致民
茶Camelliasinensis(L.)O.Kuntze在植物分类学 族文化传承的中断。
上属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植物。 2 田野调查点概况与研究方法
植物地理学、细胞学甚至民俗学的资料都说明,中 2.1 田野调查点概况
[1]
国,尤其是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 。民族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学的资料表明,茶最早并不是作为饮料利用的,而 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中以洱海周围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