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调研报告.pdf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调研报告.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贵州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赴贵州调研组 摘 要:调研组通过调研发现:贵州省作为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在矿产资源开发及其管 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矿产资源开发管 理执法难、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与困难。建议采取尽快修订矿产资源法,推 进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密切矿产资源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依法行政,保障矿山环境治 理经费等项政策措施。 关键词:贵州省;矿产资源;矿山环境;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F407.1 (273 );TD8 (273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995(2008 )01-0004-04 2007 年9 月4—13 日,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一行四人赴贵州省就矿产资源开发与环 境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先后听取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六 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及其钟山区、黔西南州国土资源局及其兴义市和贞丰县、安顺市国土资源局 及其西秀区和贵阳市国土资源局及其开阳县的情况介绍,并分别进行了座谈和交流;调研组深 入到六盘水市大湾煤矿、黔西南州兴义市张家湾金矿和贞丰县紫金矿业公司水银洞金矿、安顺 市轿子山煤矿、贵州开磷集团有限公司等矿山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座谈。 调查发现,调研组一行所到之处的市(州)、县(区)和乡镇等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矿产资 源开发与管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贵州省 政府有关部门为规范矿产资源管理和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若干成功的 经验。同时,通过对贵州的调研也发现在矿产资源开发及其管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 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提出如下意见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1 贵州省是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其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和代表 意义 所谓“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集社会经济欠发达(一般为我国国家级或省级扶贫开发重 点县)、自然资源富集(主要指具有某些优势矿产资源分布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三大 基本特征于一体的特殊区域,其发展机遇凸显,但也面临生态环境挑战。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 往往出现“资源诅咒”现象,即资源富集区过度依靠资源,而伴随资源基础消耗出现产业竞争 力缺乏、增长速度与质量下降、社会矛盾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贵州省是我国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省份。2005 年人均GDP、地方财政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 入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全国第31 位、25 位、31 位、26 位,均居全国后进之列;全省 87 个县中有50 个县(占87% )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贵州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地区。截止2006 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23 种,共发现矿床、 矿点3000 余处。按矿产种类分,能源矿产3 种,矿产地331 处;金属矿产25 种,矿产地527 处;非金属矿产44 种,矿产地522 处。有大型矿床107 处;中型矿床302 处。已开发利用的矿 产50 多种。到2006 年底,全省有各类矿山7380 个,其中大型31 个、中型73 个,小型7276 个。贵州的煤矿、磷矿、铝土矿、金矿、锰矿在全国举足轻重。例如,贵州是国家规划的十三 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 调研组成员: 潘伟尔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调度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致公党中央环境与发展工作委员会 委员(致公党党员、监察专员) 吴泰然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大陆动力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 民革成员、监察专员) 谷树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民建成员、监察专员) 熊义伟 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处长 “资源诅咒”现象已在贵州省多数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主要表现在如下5 个方面:一是 对水资源的破坏,如采矿导致断水、污水和缺水等问题;二是对生态的破坏,如造成植被破坏, 以及对农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及产业生态系统的破坏;三是对环境的破坏,资源开发项目的 环境成本转嫁给当地居民;四是围绕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矛盾突出,价、税、费关系尚未真正 理清;五是部分地区存在政府资源寻租成为部分官员腐败的诱因。 2 贵州省在矿产资源开发及其管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 显著成效 2.1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初见成效 贵州省委、省政府重视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