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油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稻油三熟制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赣油杂7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及起草单位 本规程是根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南方稻油三熟制油菜栽培技术研究”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赣油杂7号的示范与推广”等项目研究成果编制的,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起草完成。以下为两个项目的简要情况: 1、“南方稻油三熟制油菜栽培技术研究项目”:2007年,农业部整合全国油菜产业研发相关单位,专项支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全面提升油菜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入选栽培与营养功能研究室的一个岗位,研究包括油菜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油菜机械化收获技术、油菜肥水调控技术、新品种筛选等。 2、“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赣油杂7号的示范与推广”:为了加强科研成果强优势杂交种赣油杂7号的推广应用,降低油菜生产成本,提高我国油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2014年科技部对该项目进行立项,主要在亲本保纯繁殖技术、杂交种制种技术和赣油杂7号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由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承担研究任务。 二、制订标准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3000多万吨,而自给仅1000多万吨,自给率不足40%,进口油脂绝大部分是转基因产品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棕榈油,食用植物油的安全有效供给面临严重威胁。优质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接近茶油)、亚麻酸含量较高,其营养品质可与茶油、橄榄油相媲美,是大众化的优良植物油,因此发展油菜生产是缓解植物油产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江西省位于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的腹地,是我国油菜重要产区,具有长期种植油菜和消费菜籽油的传统和习惯,作为冬季作物生产的油菜不与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争地,并集养地、蔬菜、青饲料生产、蜜源和生态景观建设于一体。江西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单产在全国26个油菜种植省份中处于倒数的地位。江西传统的油菜生产中,缺乏高产优质高抗油菜品种,油菜品种杂乱,农民尚有自留自种、混种、混收等习惯,并存有一定面积的产量较差的白菜型油菜;油菜种植技术落后,农民存有广种薄收思想,种植、管理方式粗放,播种、施肥方式随意,严重制约产量的提高;油菜生产轻简化、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用工多、人工成本高,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偏低,这些因素均严重制约了江西油菜的生产发展。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规模化、轻简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是农业生产发展大势所趋。因此,选用优质、高产的油菜新品种赣油杂7号,通过系统研究集成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生产技术流程及各项技术参数,对于油菜生产实现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1、在项目的支持下开展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 在有关项目的资助下,针对赣油杂7号的品种特性和江西省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开展了赣油杂7号配套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高产群体构建、病虫草综合防控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等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明确了赣油杂7号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确定了播期、密度、施肥水平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和配套技术参数,结合机械开沟、机械收获,实现轻简化、机械化生产,同时系统集成了养分水分管理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形成赣油杂7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进行了技术集成和大面积生产应用 获取赣油杂7号高产高效栽培各个技术环节的适宜参数后,结合机械开沟、机械收获技术,建立了以适时抢墒免耕播种、机械开沟覆土、机械化收获为主的赣油杂7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并在安福、永新、莲花、安义、湖口、彭泽、高安等我省油菜主产区进行大面积试验与示范。采用该技术赣油杂7号的产量可达150-200kg/666.7m2,增产15%左右,一般每亩可减少用工2个,提前2天播种,结合增产,赣油杂7号的生产效益比大面积生产增加200-260元/666.7m2 3、规程完成过程 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组织人员,根据研究成果和生产试验与示范情况,于2016年5月份完成初稿,通过反复修改,于2016年5月19日完成征求意见稿,并报江西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年3月向省内外土壤肥料、植保、油菜和生产部门的专家征求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对规程作进一步修改,形成送审稿。2017 四、标准制订的原则 1、根据《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管理条例》、《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和《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等有关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或农业部标准、准则。 2、充分考虑我省油菜生产实际情况,做到生产可行性,技术先进性,指标准确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