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果树病虫害

第六章 果树病虫害问题解答 果树病毒类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普遍;由于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其繁殖、管理和传播等特点,致使果树带毒率高;具有潜伏侵染特点;为害重,造成树体抗病性下降,品质下降,严重者造成果园毁灭;防治困难,一旦发生,难以治愈。 根据上述特点,目前的防治措施是培育和栽种无毒苗;选用抗病品种减轻为害;修剪、嫁接工具等的消毒;防治介体昆虫,减缓田间蔓延的速度;加强检疫;及时砍伐病树。 区别干腐病腐烂病 发病部位主枝、侧枝主干、主枝 病斑形状带状凹陷条斑不规则 病组织病斑干缩下陷,不易剥离。病健处开裂,病斑表面有纵横裂纹病组织松软,乱麻状,易剥离 酒糟味不明显有 黑色小点小而密,潮湿时溢出灰白色黏液大而疏潮湿时有桔黄色卷须状物 区别轮纹病炭疽病褐腐病 病斑大小大小(0.1~2cm)大 病斑表面不下陷下陷不下陷 腐烂状轮腐干腐轮腐 轮纹组成深浅褐色相间的病状由黑色小点组成轮纹绒球状菌丝团组成轮纹 病征散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轮纹排列小点(分生孢子盘)菌丝团 (1)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子实体在病枝干上越冬,病菌在枝干组织中可存活多年。病菌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经皮孔侵入。轮纹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点,前期侵染,后期发病。轮纹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衰弱植株、老弱枝干及弱小幼树易感病。苹果中富士、黄元帅等品种发病较重;国光、祝光、新红星、红魁等发病较轻。 (2)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果园管理:选择无病病壮苗、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其他病虫害;在幼果期套袋;刮除病皮,刮后消毒,可用5~10Be′石硫合剂、5%菌毒清100倍液等。 药剂防治:果树萌芽前可用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l~3Be′石硫合剂等。落花后可用40%福星乳油7000~10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90%疫霜灵可溶性粉剂600倍液等。喷药时要求细致周到。 贮藏期管理:果实采收时精选淘汰病、伤果。贮藏库使用前可用硫磺剂或仲丁胺等熏蒸剂进行消毒。果实入库后低温贮藏,温度保持在1~2℃ 防治苹果桃小食心虫必须在测报的基础上,开展以地下、地上防治为主,并结合其他措施的综合防治。 (1)预测预报方法: 地面防治适期预测:瓦片或砖块法、埋冬茧法、性诱剂法。 树上防治时期预测:卵果率达到0.5%~1%时,即应进行第一次树上喷药。 (2)防治措施 地面防治:可选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40.7%毒死蜱乳油等,每次用药剂7.5kg/hm2每隔15d左右施一次,酌情连施2~3次。方法为:药剂1:水5:细土300制成药土或加水稀释为300倍液,均匀撒、喷施在地面上,然后轻耙。也可应用天敌微生物线虫、白僵菌地面防治。 树上防治:当卵果率达到0.5%~1.0%时立即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2.5%溴氰菊酯(敌杀死)25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7%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等。喷药时一定要使果面均匀着药,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人工防治:可采用筛冬茧、摘掉虫果、诱集出土幼虫及果实套袋等。 腐烂病为害枝干病斑红褐色,水浸状,组织松软,常有黄褐色汁液流出,有酒糟味。后期病病皮上产生很多小黑点。天气潮湿时,小黑点上涌出黄色孢子角。易造成枝干的衰枯。 轮纹病危害枝干,以皮孔为中心产生直径1cm左右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心疣状隆起,边缘翘起如马鞍状,病斑连片,使表皮粗糙,故有粗皮病之称。多数病斑限于表层。 干腐病危害枝干病斑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皮逐渐干缩凹陷,为黑褐色,病皮紧贴而坚硬,表面密生小黑点。严重时病部腐烂可达木质部,使病部以上枝条枯死。 炭疽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翌春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等传播。在北方苹果产区,一般座果期病菌开始侵染,果实生长前期(6~7月)为侵染盛期。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果实多在近成熟期发病。因此,防治一般在幼果期就开始。 由于灰霉病菌的弱寄生及病害发生对环境的要求特点,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措施是:提高作物的抗病性、改善环境条件、清洁田园,而不能片面依赖化学防治。 细菌性穿孔病:病斑小,直径2mm左右。病斑周围水浸状并有黄绿色晕环,湿度大时有菌脓。枝条受害产生春季溃疡斑、夏季溃疡斑。果实发病,在果面上产生暗紫色,圆形略凹陷的病斑。 霉斑穿孔病:叶片上病斑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病斑较大。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污白色霉状物。 褐斑穿孔病: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直径1~4mm,边缘清晰略带轮纹,有时呈紫色或红褐色。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 防治措施是: 加强果园管理: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注意果园排水,增强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增施有机肥料,使果树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避免与其他核果类果树混栽。 喷药保护:果树发芽前,喷布3~5Be′石硫合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