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再思考地震出版社20027P87-90.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对论再思考地震出版社20027P87-90

电子的电荷值随运动状态而变化 庄一龙 摘要:电荷值不变并没有经过严格证明,至今仅仅是一种信念。既然电子的质量能随 电子运动速度而变化,那么,电磁作用力作为物质性质的表现也要随着发生变化,所以, 电荷的值也会相应变化。本文遵循这条思路,推出了一些新的关系式,供有关实验参考。 关键词:电子 电荷、荷速关系、 电子的电荷值从它在物理学里一出现就被物理学家作为基本常数来对待的,密立根本 人也把它和光速看作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必须首先确定的基本常数。但是,这个被物理学家 经常用到的物理常数,却是在相对静止条件下测得的。当我们把电子荷值作为常数使用到 任何场合(特别是在高速运动)时,在实践中仅仅是一种信念,也可以说是一种假定,这 种假定是否正确,其实并没有严格证明过。 1897 年,汤姆生最早测定阴极射线的荷质比,而最早正确测定电子的电荷值是由密立 根在1911 年完成的。密立根用的是直接测量油滴电荷的方法,在静电场中设法使油滴电荷 受到的电场力同油滴在空气中的下降力平衡,由此,密立根测定的电荷值:e =4 .770 ×10 -1 0 CGSE. 。在这个实验中,电荷值是在电子相对静止状态下测得的。[1] 对电子电荷值更精确测定是在对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之后,利用关系式: e = F(法拉第常数)/ N (阿伏加德罗常数) 测得,数值为 e = 4.8025 ×10-1 0 CGSE。 Dylla(1973)测得(SF)气体分子正 电荷中心重合,但是这并不能证明电子电荷量随 6 运动速度是否变化,而只能说明原子或分子里的电子电荷的平均值位置都位于原子或分子 的 “重心”。相反随着气体温度升高超过某一限度,气体原子或分子会失去电子而成为正 离子的事实,恰恰说明电子在速度增加时,电荷值有减少的趋势,因而使核心的正电荷对 电子的作用力减弱了。[2] 正如历史上,在牛顿力学创立的时代,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实验水平的限制, 一个运动物体的质量被看成是不变的常量。直到十九世纪末,运动电子质量随速度而变化 的相对性效应才被发现,并在狭义相对论出现后得到解释。按照爱因斯坦的质速关系式, 电子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电子的质量会无限增大。而物体物质量的变化总要引起物体作 用性质改变,那么,由物质构成的电子电荷还能够保持原来状态而不起任何变化吗?要知 道这时原 的电子质量同增加的质量相比几乎忽略,所以,怎么解释在原 电子质量消失 时而保持电荷值仍然不变应该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困难之一。 假若把电子质量增加看作不是物质量增加,而是能量在增加,那么,电荷不也是能量 吗?为什么电子能量在变化时,电荷能量就可以不变化呢?总之,只要维持电子电荷值不 变的观念,这个问题不管怎么也解释不通。这中间,要么就是爱因斯坦的质速关系式 了,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要么就是电子电荷值不变的信念 了,也许可能两者都出了问题。 有时,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往往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在思考问题, 物理学家就象一个冲锋的勇士那样,一个个去攻克新出现的科学据点,而哲学家却是根据 勇士们所取得的战果在考虑如何选择一条更合理的进攻道路。哲学家永远不能代替物理学 家,反过 也一样。当物理学家在冲锋陷阵时,倾听一下 自哲学方面的意见也许会有不 少收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