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7年第5期 人口与经济 No.5,1997
(总第104期) POPULATl0N&ECONOMICS (Tot.No.104)
人口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赵秋成
摘要 目前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人口增长与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中“重经济效益。轻生
态、社会效益”共同作用的结果。可持续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之
间的关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摆正人口发展与经济技术进步在人类发展系统中的地
位,确定人口与经济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作者 赵秋成,男,1966年生,东北财经大学人口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在职博士
研究生。(大连市 116025)
可持续发展是目前各国政府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众多因素中,如果从系统
论的角度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等子系统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进一步分析研究
又发现,在人类发展系统中,人Vl发展是中心,资源是条件,环境发展是前提,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发展是目
的}lJ,科学技术发展剜是其手段和保证。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入口多而素质低已成为中国资源
紧张、环境恶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缓、科学技术进步缓慢的最大障碍。为谋求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更
大发展与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中国自本世纪70年代即开始了全国规模的人口数量控制与人口质量改善活
动,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而且,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未来,中国于1994年3月25日公开发表了
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和环境基础。”为此而确立的本世纪末经济发展目标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
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由此确立了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措施和主要依托。即依靠科技进步和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寻求人口与科技进步的可
持续性,对于《议程》的实现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人口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经济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性
人El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类发展系统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要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
心,而经济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人类发展系统得以较好运作的“勋推器”,是可持续
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手段和保证。
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人口发展的可持续性应表现为其数量相对于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
“适度”,其质量相对于经济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和超前,以及其结构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合
理与稳定等。也就是说,作为系统中的唯一能动因素,人口应始终为保持与人类大系统其它要素的协调而努
力调整自身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其实这也是一个人口与系统中其它要素不断协调发展的过程。而在人类所
生存的地球上,由于人们过去长期地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过分看重一时的经济利益,肆意地开采、掠夺、浪费
和破坏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有限资源与相对脆弱的自然环境,结果在人口——需求拉动下,与人类生存、生活息
息相关的地球因倍遭蚕食而显得残破不堪。资源的日益匮乏,环境的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后劲的相对不足,贫
困人口的有增无减,自然灾害的频频出现,疾病的蔓延,等等,不仅威胁着人类的今天,而且更威胁着人类的未
来,使我们不得不为人类的未来而忧虑,为明天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担心。人类的未来可谓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经济技术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是由其在人类大系统中作用的不断增大所
· 21
决定的。其可持续性应表现在技术自身水平及由此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不断提高等方面,也就
是说,经济技术进步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还在于人类生存、生活与生产环境等的不断改
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约150多万年中,几乎有99.99%以上的时间是在原始文明中度过的,在那时。由于人
类所需要的一切.包括衣、食、住等都要靠大自然的无偿赐予,人类对自然界有着极大依赖性,而且由于当时生
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因此,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从而也更谈不上人类对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同的拧紧策略的优缺点分析课件.pptx VIP
- 第三单元有趣的纸藤编织(课件)-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ppt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本科).docx VIP
- 在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ANSI ESD STM11.12-2021平面材料的体积电阻测量.pdf VIP
- 同济大学顾祥林-混凝土结构课后答案.pdf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2.pptx VIP
-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1.pptx VIP
- 矿井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安全培训课件PPT(共 51张).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