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酪脯肽-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10骨重建激活剂—酪脯肽
类 别:化学药品第1.1类
适 应 症:骨质疏松、骨折、骨疼痛
剂 型: 注射剂
进 度:临床前研究
知识产权: 已申请国内国际化合物专利
转让方式:合作开发或技术转让
研究背景:
广为人知的骨质疏松(OP)可由女性绝经后内分泌失调、男性老龄化、药物(如皮质激素、抗癌药物)等多种因素导致。OP伴随的骨疼痛、频发骨折、股骨头坏死以至瘫痪残疾给广大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OP发病的机制与骨代谢哦中的骨重建(Bone remodeling)过程直接相关。该过程是由破骨细胞(OC)及成骨细胞(OB)的交替活化而达到的平衡过程。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临床治疗OP的主流药物均属以OC为靶向的骨吸收抑制剂类型。例如双磷酸盐药物,它虽然能增加骨矿密度、减轻骨吸收,但是长期服用后骨吸收比为减少的后果是骨重建部位也减少,使骨质进一步脆弱,反而增加了骨折的发生。因此开发以OB为靶向的骨生成活化剂,并与骨吸收一直剂配合应用,才是激活骨重建、有效防治OP的理想方式。
研究进度:
一、药学研究:
1 化学合成: 已建立了目标化合物的已建立了可行性强、经济、环保的合成工艺,经纯化的产物符合药理活性实验要求。
2 质量控制:正在研究中。
3 剂型: 现阶段采用皮下注射剂。
二、药理毒理研究:
1. 药效学研究:体外OB培养增殖活性达到10-11M浓度。切除卵巢(OVX)的OP大鼠模型体内实验表明,与阿伦磷酸钠交替给予酪脯肽的序贯治疗使骨形态计量学、骨动力计量学指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伦磷酸钠治疗组
2. 一般药理: 计划研究
3. 毒理研究:初步的毒理学研究未发现有明显毒性。
4. 药代:计划研究
5. 作用机理:促进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调节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促进基质矿化。
市场及其环境分析:
国外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在需求的拉动下,已形成了百亿美元的市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包括骨量减少)已有8400万人,占总人口的6.6%,预计到2010年,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增至1.14亿人;2025年达到1.5亿人。因骨质疏松的影响,50岁以上老人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南部城市为11.26/10万、在北方地区为74.6/10万,髋部骨折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7.2岁,骨量低下和骨质疏松症是导致老年人骨折主要因素。
而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经过健康宣传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已达到65%,但认为需要防治的只有10%,而真正得到正确合理治疗的仅有2%。随着国家医保覆盖面的扩大,我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步伐,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成为方便群众防病治病的一个重要举措,从而带动了这类药物市场的增长。据中国药学会统计,2007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肌肉骨骼系统用药金额为9.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9.54%,高于平均增长率近11%。另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最新数据表明,2006年,国内样本医院骨质疏松8个主要品种用药同比2005年增长了38.46%。据专业人士推算:中国骨质疏松药品市场销售总规模大概为90亿元。
本项目在成药后将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线药物,按照目前的市场情况推算前景将非常可观。
创新之处:
酪脯肽是以内源性成骨生长肽(OGP)为先导物,经结构改造,研发出来的一类对成骨细胞(OB)具有很强的增殖与激活功能。体外OB培养增殖活性达到10-11M浓度。
值得指出的是代表骨重建活跃的指标OV/BV(相对类骨质体积比)、OS/BS(相对类骨质表面比)、sLS/BS(四环素.单标长度/骨小梁周长)、dLS/BS(四环素双标记长度/骨小梁周长)、骨矿化指标如MS/BS(骨矿化表面)、MAR(矿化沉积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伦治疗组。比较中,酪脯肽化合物明显优于阿伦组。此点表明酪脯肽将成为改善骨质量、减少骨折、全新的治疗骨代谢异常的一线药物。
研发团队
课题负责人
王德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多年来一直从事药物化学工作,尤其最近二十多年来专门从事多肽药物合成。在美国留学期间参加了人体转移因子(h-TGF)-α的构效关系研究、内皮素的构效关系研究、伪肽合成、多价抗疟抗原肽合成、肽库合成、大肽分子多个二硫桥的氧化生成研究。
承担课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部级的研究课题:“人体卵泡促性腺激素释放肽的结构改造”、“新型乙肝疫苗合成肽的研究”、“食管癌相关基因KC14肽的结构改造及抗肿瘤活性研究”、“骨抑素的结构改造及生物活性研究”、“成骨生长肽的结构改造”。承担了“生长抑素十四肽” 、“奥曲肽”、“亮丙瑞林”、“胸腺素α1”、“胸腺五肽”等新药研发课题。
主要成果:自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故预防与应对》课件.ppt VIP
- 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标准.pdf VIP
- T∕CSPSTC 124-2023 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
- 设计方案 -浙东运河文化园(博物馆)设计方案.docx
- 铣工技能训练第五版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pptx VIP
- 《玩偶之家》课件.pptx VIP
- DB63_T 2052.5-202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5+部分:桥梁涵洞.docx VIP
- 无人机行业政策监管分析报告:2025年建筑检测应用市场增长预测.docx
- 江苏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痴呆症的诊治》习题答案.docx VIP
- 2024红十字救护员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