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汉哲学
两汉哲学 西汉初年对秦暴亡教训的总结 西汉初年的“黄老之学”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 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秦的统一 天下思统 梁惠王问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说:“定于一。”王又问:“孰能定之?”孟子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 法家独用 实行郡县制 统一度量衡 秦的暴政 焚书坑儒 “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辨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史记·李斯列传》) 秦帝国暴亡的历史教训 严刑峻法 “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也。”(陆贾) “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陆贾)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 秦之失政,“罪在法家”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天雨失期,按法当斩” “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 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 “黎民得离战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于无为” “萧规曹随” “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已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史记·曹相国世家》) 黄老之学 典籍 《黄帝书》、《老子》、《淮南子》 基本思想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时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论六家要指》) 窦太后好“黄老之学”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汉景帝)及太子(汉武帝)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史记·外戚世家》)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的“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灭,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用,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 “人理副天道”的天人观 “人理副天道”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 “天子受命于天”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 性三品说 “圣人之性”纯乎善,不教而成 “斗筲之性”全是贪,教而不成 “中民之性”则“仁贪之气两在于身”,教而可成 “禾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实性》) “卵待孵而为雏,茧待缫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正其谊(义)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谶纬神学 “谶”即符谶、图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纬”即纬书,多数是用宗教迷信来比附儒家经典著作。 白虎观会议 《白虎通义》 《论衡》:疾虚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元气说 “元气”是世界的本原 “天覆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间矣。”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批判 “天之行者,施气之自然也,施气则物生,非故施气以生物也。” “天道自然也,无为也。如谴告人,是有为也,非自然也。”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