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DOCVIP

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试验室

举办“2010年先进功能材料讲习班”的通知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和生物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新型先进功能材料得到迅猛发展。材料的制备和表征向纳米和原子尺度发展,展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在新型功能材料合成和表征方面提出了许多材料合成的新思路、新概念和新方法。新型功能材料呈现出向信息、生物等领域飞速扩展的趋势。为了促进我国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方面的研究和国际交流,推动我国有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定于2010年7月7日至7月8日在沈阳召开“ “2010年先进功能材料讲习班”特邀海内外著名专家做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先进功能材料的诸多领域,包括磁性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铁电材料、光子晶体、功能复合材料和薄膜材料、纳米材料等。欢迎全国各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教师、研究人员和学生参加。希望此次会议能促进我国先进功能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方面的研究以及学科交叉。 初步确定的特邀报告人有: Alexander A. Demkov博士 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教授,为铁电材料、功能薄膜、异质结和门结构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David Tomanek博士 美国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教授,为计算材料学、纳米材料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Vincent Bouchiat博士 法国国家Institut Néel研究所资深科学家,为超导材料、单分子结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Wolfgang Donner博士 德国Technische Universit?t Darmstadt教授,为铁电材料、功能薄膜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Xiaolin Wang博士 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教授,为先进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磁性材料领域的著名学者。 强 游博士 美国University of Idaho教授,为先进纳米材料、磁性材料领域的著名学者。 陈充林博士 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San Antonio教授,为铁电材料、功能薄膜材料、表面物理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孙立志博士 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教授, 为磁致伸缩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郑建国博士 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分析中心主任, 为高分辨电镜结构分析、功能材料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戴吉岩博士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 教授,为铁电材料、功能薄膜材料、微观结构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俞书宏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为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周仕明博士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为磁性薄膜材料、光子晶体/磁性复合材料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王振林博士 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为光子晶体、表面等离激元、纳米材料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刘俊明博士 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为铁电材料、磁性材料、多铁性材料等方面的著名学者。 韩秀峰博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为磁性材料、纳米器件等方面的 部分报告的题目为: Superconducting weak links based on carbon nanostructures (Graphene, C nanotubes, fullerenes) (Bouchiat) Single molecule junction and Kondo effect (Bouchiat) Theory of high-k dielectric materials (Demkov) Emerging phenomena in oxide heterostructures (Demkov). Self-assembly of nanostructures in 2 and 3 dimensions (David Tománek) The art of design of new class of materials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Xiaolin Wang) TEM results on nanomaterials: real or fake? (You Qiang) Tunable electric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quasi-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es at polar oxide heteroin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