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与班级经营--如何有效沟通提升教学幸福与成效王淑俐壹.PDFVIP

师生互动与班级经营--如何有效沟通提升教学幸福与成效王淑俐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生互动与班级经营--如何有效沟通提升教学幸福与成效王淑俐壹

師生互動與班級經營 --如何有效溝通 、提升教學幸福與成效? 王淑俐 壹、我與現代大學生有代溝嗎? 一、我以他們的高度看事情嗎?何謂「世代淪落」? 二、兩代之間如何合作與互補?何謂「世代剝奪」? 貳、我了解本校大學生的特質嗎?下列何者是本校學生的特質? ( )1.程度中等,對自己不是很有信心,缺乏擘劃偉大未來的想像。 ( )2.約三分之一學生學習態度被動、無反應 ,需不斷被提醒。 ( )3.不少學生沉溺電玩遊樂而晚睡,影響出席和上課情形。 ( )4.大多數學生對老師的態度尚尊敬 ,且注重同儕關係。 ( )5.大多數學生能投入專業競賽準備,和指導教授關係良好。 ( )6.約三分之一學生學習態度主動、積極,不需要提醒且能舉一反三 。 ( )7.學生與學校及系上(含任課老師及導師),都有很好的互動與信賴關係。 ( )8.學生不太關心及參與學校或系上舉辦的活動。 ( )9.學生忙於打工,對課業的付出不足。 ( )10.學生重視企業實習,也從這部分了解自己的生涯目標。 ( )11.學生上課不專心 ,打瞌睡、滑手機、交談、讀其他書 。 ( )12.學生學習成效不彰,不知如何補救學習低落同學 。 叁、我如何確保教學效果且與現代大學生溝通良好? 一、分組及團隊效應(團結、團體動力、同儕協助)。 二、固定座位及點名。 三、活動式教學法,讓學生比老師忙,課後比上課更忙。 四、注意自己說話的後效,讓學生在正向環境中成長。 五、額外花時間進行「補教教學」,協助個別學生解決課業、生涯、交友與心 理問題。超過個人能力時,積極進行轉介。 肆、我的教學熱情足夠嗎?我的教學成就感如何? 一 、我不灰心 ,我設法維持自己正向的觀點與態度 。 二 、我每天記錄自己的教學成就與能量之來源 。 三 、我花很多的時間 「備課」與 「從學生看世界」。 四、當遇到特別狀況(特殊學生、師生衝突、教學評鑑問題),我尋求「智者」 (良師益友及自己)的協助,設立教學挫敗停損點。 1 附錄 一:美國著名文學家Dorothy Law Nolte 生前的一首詩<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 >(孩子從生長的環境中學習) 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喜歡吵架。 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憐憫中長大的孩子,遺憾自己。 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個性羞怯。猜忌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妒嫉。 羞恥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 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自信。寬容中長大的孩子,能夠忍耐。 稱讚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接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去愛。 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賞識中長大的孩子,會有目標。 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慷慨大方。誠信中長大的孩子,理解真理。 公正中長大的孩子,極富正義。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懂得尊敬。 安全中長大的孩子,不但信任他人也信任自己。 附錄 二:[用心的班級經營]故事系列之三 王淑俐(台灣教育雙月刊2014.6 )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課 ? -- 「教不嚴,師之惰」與快樂學習 〈故事 1--開始〉 開學一個月 以來,每次都上課半個鐘頭了,學生還 陸續進入教室 (遲到); 但座位仍空 了一片,距離「應到」人數還差一截。 我覺得有些「不對勁」,為什麼選了課卻不來?於是我問:「為什麼你們會選 這門課?」班長說:「分配的」,同學說:「並不是我們想選,而是被學校強迫的」。 咦?原來這所大學的通識課程,部份採「分配制」 --大一新生入學即被告知「必 修」某一門通識課程(每系不同)。 不少學生接著表達不滿:「對啊!這門課又不是自己要的,為什麼強迫我們 學?」哇!說得這麼直接,完全無視我的感受。唉!我也不喜歡「被強迫教」啊! 以後要怎麼帶領這班不喜歡上課的大一新生呢? 果然,之後的上課情況很不樂觀(而且持續惡化)。遲到、缺席的人數愈來 愈明顯,即使來上課也有氣無力,滑手機、聊天、睡覺、分心做其他事等「不敬 業」的行為(洪蘭教授的感觸)不勝枚舉。不僅不帶課本(也許沒買),發問與 討論也沒反應。雖有少數同學認真上課,但擋不住多數人的騷動。 我告訴自己「要忍耐」,然而某次上課,我一再提醒學生把手機收起來(他 們時不時滑手機)依然「無效」,我忍不住「沒收」了若干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