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合意对照非盲设计方法初探患者意愿的体现.PDF

临床合意对照非盲设计方法初探患者意愿的体现.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合意对照非盲设计方法初探患者意愿的体现.PDF

津 中 医 药 圆园17 年11 月第34 卷第 11 期 738 栽蚤葬灶躁蚤灶 允燥怎则灶葬造 燥枣 栽则葬凿蚤贼蚤燥灶葬造 悦澡蚤灶藻泽藻 酝藻凿蚤糟蚤灶藻 Nov. 圆园17熏灾燥造援34 晕燥援11 DOI :10.11656/j.issn.1672-1519.2017.11.06 临床“合意对照”非盲设计方法初探: 患者意愿的体现* 郑文科,张俊华,王 辉,刘春香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天津 300193) 摘要:传统 机对照试验虽然设计严谨,但由于 机和盲法的存在,导致受试者在不完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入 组,并在试验期内服用未知药物,为患者依从性差、影响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埋下隐患,在伦理上亦存在争议。基于此, 文章探索性地提出了临床“合意对照”非盲设计方法,该方法中,符合入组条件的受试者按照个人意愿选择服用药物, 进入不同的观察组别。为了避免各种偏倚,该设计还采用了一系列措施以保证研究质量。“合意对照”设计将科学与伦 理兼顾,旨在充分保证受试者知情权的情况下,提高受试者依从性,提高试验药物的临床疗效,并保证研究结果的可 靠性,为临床评价在方法学上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关键词:合意对照;非盲设计;临床试验;伦理;意愿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519(2017)11-0738-04 [4] 在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中,为了避免对照组与试 定权 。 验组出现选择性偏倚,同时为了减少安慰剂效应, 在现行的临床试验中,尚无法充分保证受试者 无论是采用安慰剂对照还是阳性药对照,设计者往 的知情同意权和自我决定权。目前普遍采用的知情 往采用 机、盲法设计,即将受试者 机分配到两 同意方法,即:告知受试者研究的目的、方案、药物 组中的任意一组,以示在 机分配过程中不进行人 等相关信息,但是为了保证盲法的顺利实施,又不 为干预,受试者被分入任何一组都是 机的,没有 能告知受试者所服用药物的真实信息(研究者往往 人为因素混杂其中,故被认为客观、严谨。 机对照 也不知道)。研究者普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告知受 试验(RCT )因采用一系列降低各种偏倚的措施而被 试者有可能被分入任何一组,其风险效益的差别 公认为是药物临床评价的“黄 标准”。然而,RCT 目前尚不明确,如果受试者接受这样一个安排,即 设计本身固有的缺陷不容忽视,如纳入、排除标准 表示研究人员尊重了受试者意愿,做到了保证受试 过于苛刻,受试者依从性差,研究结果的外推性值 者知情权。 得推敲等。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 管理局(FDA )在 实际上,这是基于目前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而采 药物审批时亦转变思路,强调要重视来源于真实世 用的无奈之举,并非充分保证了受试者的权利,笔 [1] 界研究的证据 。 者将此种知情同意称为“不充分知情同意”。而在 在伦理方面,RCT 同样受到诸多质疑[2] ,比如 “不充分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受试者无法做到充分 受试者是否从研究中获得了益处,受试者是否接受 的自我决定。 机分配等。此外,这种传统的 机盲法设计违反 此外,这种做法还为无法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留 了临床试验中一个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受试者知情 下了隐患。部分受试者倾向于服用阳性药或试验 权[3] 。《赫尔辛基宣言》和《纽伦堡法典》中都规定了 药,其参与临床研究的动机是有可能免费获得所期 医学研究必须保证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和自我决

文档评论(0)

shiyougui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