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回顾与投资策略.docx

2015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回顾与投资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回顾与投资策略(1) ? 一、我国境外并购演化史 1、萌芽期(1980-1996年)在最初的十多年中,海外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它们由于自身发展及国家战略的需要在早期的海外并购活动中扮演着主角。在这一时期,并购标的也从开放度较高的香港企业扩展到欧美企业,并购的行业也主要集中在与社会息息相关的能源和消费行业,并购资金规模也较低。 ? 时间 并购方 标的 交易规模 1984 中银集团和华润集团 康力投资有限公司 全额收购 1985 首都钢铁公司 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 340万美元 1988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美国海岸太平洋炼油公司 50%的股份 1990 中信香港集团 泰富发展 / 1993 中信澳大利亚公司 麦多肉类联合企业 全额收购 1996 中信西林公司 新西兰林业公司 37.50% 1996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香港龙航 38.50% 1996 中国华能控股公司 波兰德公司 2.14亿美元 ? 资料来源:博雅基金投研部 2、活跃期(1997-2008年) 自1997年开始,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不同的背景下大致经历了两次并购浪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区域是邻国,目标集中于石油、电信和交通等国家资源与基础设施行业。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第二次海外并购浪潮兴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海外并购事件。 时间 事件 金额 2001年4月 海信收购韩国大宇南非工厂 400万美元 2001年6月 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麦尼盖帝公司 700万美元 2001年8月 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 280万美元 2001年10月 美的集团收购日本三洋电机电磁管事业 23.5亿日元 2002年1月 中海洋收购瑞普索在印尼的石油部分权益 5.85亿美元 2002年4月 中石油收购美国戴文能源在印尼的油气资产 2.16亿美元 2002年5月 海欣股份收购美国Glenoit公司纺织部 2500万美元 2002年9月 TCL集团收购施耐德电器公司 820万欧元 2002年10月 上汽集团收购通用大宇10%股份 5970万美元 2003年2月 京东方收购韩国HYDIS的部分业务 3.8亿美元 2003年4月 中石油收购各AHIH 0.82亿美元 2003年12月 上海电气收购安东西格雷那74%股份 不详 2004年5月 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 5500万欧元 2004年7月 上汽收购韩国双龙公司 约5亿美元 2004年8月 中国航油收购新加波国家石油公司20.6%股份 5.43亿新元 ? 资料来源:博雅基金投研部 这一阶段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跨国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速度迅速增加。这一时期,海外并购事件与日俱增。2001年中国十大并购案例中有6成是跨国并购行为,交易金额较大,一般都在10-20亿人民币左右。第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地区在扩大,从美国、加拿大、印度以及香港地区拓展到欧洲地区。第三,海外并购的行业有逐步集中和以横向并购为主的趋势。从并购发生的案件看,规模较大的并购多集中在石油、矿产资源、家电、汽车和电子高科技行业。而且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移的倾向增强,呈现出以横向并购为主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并购案例都和并购主体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一致或高度相关。 资料来源:博雅基金投研部 3、爆发期(2009-至今) 这一时期是我国境外并购市场的爆发期,本节重点对我国这个时期的境外并购市场做出深入的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境外并购交易规模占据全球境外并购交易规模的比例持续上升,由2002年的2.3%上升至2011年的4.8%,在近10年的时间内上升了一倍。虽然这一时期我国境外并购交易出现了一个黄金期,但从数据基数来看,我国境外并购交易对全球的影响还是很小,所占比例五个点都不到。 从近五年境外并购交易趋势分析,我们发现每年我国境外并购交易数量一直稳定在200宗左右,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单宗交易规模趋于上升的态势,说明我国目前境外并购交易主要是由国内大企业或大财团作为主要力量,或者进一步可以理解成我国主要有境外并购需求的群体由我国的大型央企(国企)发起。 我国境外并购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趋势图(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博雅基金投研部 我国境外并购交易数量民企参与稍多,但单宗交易金额较低,而国企交易金额从历史数据来看,基本是民企的3-6倍。进一步印证我国涉及大规模的境外并购交易项目是由国内央企(国企)发起的。 我国境外并购交易民企和国企贡献表 宗数 金额 民企 国企 民企 国企 2009 99 45 6.6 26.8 2010 124 64 6.6 35.2 2011 158 48 9.6 33.6 2012 143 48 26 40.4 201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ibailiuli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