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看物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从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关系看物流类专业的人才培养 王 忠 伟 wangpmp@163.com 二O一O年五月 内容大纲 一、大学的基本职能 一、大学的基本职能 内容大纲 二、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二、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二、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二、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内容大纲 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内容大纲 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内容大纲 五、学科体系结构 五、学科体系结构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9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科目录中有 12个学科门类 74个一级学科 321个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通常有若干个学科方向组成,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五、学科体系结构 学科门类 五、学科体系结构 内容大纲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内容大纲 七、物流学科专业建设 七、物流学科专业建设 五、学科体系结构 (六) 学科方向 学科发展的根本和动力 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定位依据 国民经济发展 学科发展的科学价值 学校自身的发展情况 五、学科体系结构 (七) 学科群 产生源 科学问题 社会问题 经济问题 带有多学科特征 构 成 相关学科 支撑学科 带头学科 国家优先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前沿,学校学科自身发展情况 选择 学科群的主要研究方向、主攻目标 基本决定 五、学科体系结构 (七) 学科群 一流的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是推动知识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基地。 因此,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大学。 一、大学的基本职能 二、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三、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五、学科体系结构 六、高水平大学的学科构架 七、物流学科专业建设 (一)学科的综合性 现代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各门学科、各层次分支学科将不断地交叉、综合,学科朝着在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同时在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整体化方向发展。高水平大学的学科建设,要适应这一趋势,实现学科的综合性,形成学科发展的“生态平衡”。 (二)学科结构要比较齐全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经历了一个由单科性、多科性到综合性大学的发展过程。例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从以人文学科为主,发展到文、理、法、管、医、工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则从以技术学院为主,发展到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二)学科结构要比较齐全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等,则通过合并和自己创办新学科的方式,走向综合性大学。 南京大学从以文、理为主,通过延伸、扩展、分化、发展、交叉、综合等多种方式,有选择地创建新学科、建设学科群,而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三) 突出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 一所大学,如果有一个或几个一流的学科,或独具特色的学科,这所学校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产生影响,就能在社会上立足,从而带动整个学校学科的发展。 例如:在美国1999年大学评估中,加州理工学院排在第一(该校2009年全美排名第六),超过了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实验物理和航空技术成为当时世界顶尖的学科。 (四) 形成学科体系 其中特别要重视基础学科,因为基础学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摇篮。没有高水平的基础学科,其他学科就不可能高水平地发展。 学科体系--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 (五) 学科交叉融合 通过多种形式促使多学科之间教师和学生的交流,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真正实现学科的综合性 学科的交叉、综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学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新的创造、新的生长点,往往产生在学科的交叉处。 (六) 学科建设涉及领域 学科方向建设---开辟出新的学科方向 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哈佛之所以世界知名不是其华丽气派的高楼大厦,而是依赖于一批学术大师。 实验基地建设---建设一流的实验基地 教学建设和学术研究---创造一流的教学和研究成果。 (七) 学科建设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制定一个高水准、高质量的学科建设规划,把握本学科的优势和特色,选准学科突破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