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练习):28《干将莫邪》.docVIP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练习):28《干将莫邪》.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 练习):28《干将莫邪》

28 干将莫邪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将(  )(  )   莫邪(  )   重身(  ) 汤镬(  ) 踬目(  ) 自刎(  ) 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客以剑拟王( ) A.制订  B.杀人  C.比画  D.计划 (2)当于汤镬煮之( ) A.在 B.被 C.从 D.自 (3)客曰:“不负子也。”( ) A.耽误 B.负担 C.辜负 D.负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哭之甚悲耶? (2)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4.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表现莫邪之子坚忍无畏的复仇精神的一组是() ①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②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③儿闻之,亡去。 ④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⑤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⑥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④ 5.按提示要求,简要分析文章中这一人物的形象。 (1)从赤不惜自刎献头这一行动可以看出他性格的________,报仇的________。 (2)从他的人头被煮时“踔出汤中,踬目大怒”这一细节,突出他对楚王的________。 6.关于本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干将莫邪》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出自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故事。 B.此传说赞颂了剑工高超的技艺,统治者的残暴和少年的壮烈。 C.本文作者干宝,字令升,西晋文学家、史学家,新蔡(今河南新蔡)人。 D.干将,春秋时吴国人,作为造剑的名匠,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一雌一雄宝剑两把。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王即购之千金(    ) (2)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 8.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王怒,即杀之 A.王即购之千金 B.公将鼓之 C.为子报之 D.大小之狱 9.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2)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10.对“愿王自往临视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楚王您亲自过去看一看这个勇士。 B.楚王愿意自己亲自去靠近看一看勇士。 C.恭请楚王您自己去靠近看一看勇士的头。 D.楚王希望能到锅边去观看勇士的头。 11.文末两次用“拟”,而不直接用“杀”或“砍”,“拟”是“比画”的意思,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2.结合课文,你认为“客”是个怎样的人? (长沙中考改编)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①?且陛下春秋②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③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④?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⑤,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⑥,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⑦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⑧,与武决⑨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释】 ①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②春秋:年纪。③夷灭:被杀。④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⑤亲近:皇帝的侍从。⑥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⑦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⑧衿:衣襟。⑨决:通“诀”。 【背景资料】 本文节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李广苏建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