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支撑刚度梯度变化对石墨烯层间摩擦力的影响-物理学报.PDF

基底支撑刚度梯度变化对石墨烯层间摩擦力的影响-物理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底支撑刚度梯度变化对石墨烯层间摩擦力的影响-物理学报

First Read 物理学报 Acta Phys. Sin. Vol. 68, No. 1 (2019) 016801 基底支撑刚度梯度变化对石墨烯层间 摩擦力的影响 董赟 段早琦 陶毅 Gueye Birahima 张艳 陈云飞 1)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省微纳生物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1189) 2) (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兰州 730050) ( 2018 年10 月26 日收到; 2018 年11 月22 日收到修改稿) 基于纳米摩擦能耗理论,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公度接触下支撑刚度梯度变化的石墨烯层间摩擦力 模型, 分析了基底质心刚度和支撑刚度梯度变化对基底和薄片各接触区摩擦能耗的贡献. 结果表明: 软边界 区始终贡献驱动力; 硬边界区贡献的摩擦力最大, 且随着支撑刚度的增大, 硬边界区对总摩擦的贡献比也越 高. 各接触区的摩擦力是薄片和基底之间的褶皱势和接触区产生的法向变形差两部分的共同作用. 前者是公 度接触下阻碍滑移的界面势垒和刚度梯度方向上不同刚度支撑原子热振动引起的势梯度; 后者是接触边界过 渡区两侧原子的非对称变形和自由度约束突变引起的非平衡边界势垒相耦合的结果. 本文对研究公度接触下 刚度梯度支撑的纳米器件的相对运动规律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纳米摩擦, 公度接触, 刚度梯度 PACS: 68.35.Af, 81.40.Pq, 47.11.Mn, 68.65.Pq DOI: 10.7498/aps.68 透明导电薄膜、高灵敏度传感器、微/纳机电系统等 1 引 言 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113 . 在一些纳米器 件中, 石墨烯层间的相对运动诱导机械功1014 , 同 当两个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 时由于其层间较弱的范德瓦耳斯力和较强的层内 运动趋势时, 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接 共价键作用, 多层石墨烯可以作为理想的固体润滑 触面之间的这种现象或特性叫摩擦12 . 摩擦本质 剂1517 . 于是, 以石墨烯为研究对象, 从原子级的 上是接触表面原子相互作用下的不可逆能量耗散, 长度尺度和声子级的时间尺度观察摩擦现象, 探究 涉及复杂的非平衡态热力学过程35 . 从组成物 其规律, 理清相关机理, 构筑纳米摩擦理论已成为 质的原子层面分析, 光滑接触变成了众多粗糙峰接 当前最受关注的纳米摩擦学研究内容18 . 触, 宏观应用的连续介质接触理论不再适用于微观 基于纳尺度驱动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性, 人们对 离散接触模型267 .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原子级厚 纳米器件定向运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Bailey 度的二维碳材料, 因其特有的大比表面积结构, 被 等19 在非手性外碳纳米管两端施加直流电压产生 认为是理想的摩擦力研究材料810 . 同时, 由于其 电流, 使手性内碳纳米管形成旋转扭矩以克服内外 具有优异的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性质, 人们认 管间的摩擦力做旋转运动. Guo 等20 通过实验对 为它将有可能取代硅, 开启新的“碳时代”. 当前石 一双壁碳纳米管的内管两端施加电流后发现, 较短 墨烯基器件的应用研究迅速发展, 在纳米晶体管、 的外管会做定向平动或转动, 即使改变了外加电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