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脊背的运动伤害-APTSA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九十七學年度/ 運動傷害概論
預防脊背的運動傷害
PAGE 1
PAGE 44
HC\SportsInjuries\PreventionFromBackInjury082.doc December 04,
脊椎的構造與力學意義
脊柱的曲線
1. 出生時,脊柱為一向前彎曲的曲線結構
2. 爬行時學會抬頭,以維持視線水平,形成頸椎前凸(cervical lordosis)
3. 學習站立後為維持平衡,形成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
前
前 後
前凸(健康) 直立(不健康) 後凸(不健康)
腰椎的側面觀
常見的不良姿勢—後甩背(Sway Back Posture)
1. 自然站立時,以小腹凸出,使重心線移至髖關節後方,而利用Y-韌帶來抗衡重力
2. 較為省力的站姿,但重心線向後偏移至腰椎後半部,會使平面關節必需承受重力
椎間盤平面關節
椎間盤
平面關節
神經根
椎體
後
腰椎側面觀
前
1. 一共有五節腰椎,形狀結構類似,以椎間盤及平面關節相連接
2. 可分為前後兩部份:
a. 前面為椎體及椎間盤,作為承重用
b. 後面有
椎間盤神經根--
椎間盤
神經根
-- 椎間孔: 神經根之通道
-- 平面關節: 提供腰椎動作
椎間盤突出
A. 椎間盤的結構
腰椎前彎時張力易於向後突出
腰椎前彎時
張力
易於向
後突出
前縱韌帶
壓
迫
力
2. 腰椎間盤受力時,髓核會向四周擴散以減低壓力
3. 若出現退化現象,其所能承受的應力會降低,故易出現椎間盤向後突出現象,稱為椎間盤突出,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椎間盤破裂現象
B. 椎間盤突出的機轉
1. 身體前彎時,髓核會向後移動,造成腰椎間盤後側組織承受較大張力
2. 後縱韌帶較椎體後側窄,對於腰椎後外側的保護不足
3. 若腰椎間盤退化,其所能承受的應力下降,故易出現椎間盤向後突出現象
C. 椎間盤突出的可能原因
1. 長期不良姿勢
2. 不當提重物
3. 不當彎腰+轉身
4. 不當外力重擊,如車禍
好發在 L4-L5 或 L5-S1 腰椎
D. 椎間盤突出三部曲
完全破裂
完全破裂
部分破裂
突出
E. 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1. 下背部突發性劇痛
2. 長期坐姿、前彎、突然站起、或閉氣時疼痛加劇
3. 嚴重時會傳導至臀部、或環繞至前側、或小腿後側
4. 嚴重時產生下肢肌力不足或身體偏向一側
5. 如果出現尿失禁、或大便失禁,則需緊急送醫處理
F. 椎間盤突出之高危險族群篩檢
1. 仰臥前彎測試 (lumbar flexion in lying position)
a. 仰臥,在腰部肌肉不用力下,雙手用力將下半身彎起至雙膝碰觸胸部,重複10次
b. 如果疼痛加劇,則椎間盤凸出或背肌拉傷的可能性很高
c. 如果做不到10下就出現疼痛,則不要勉強完成測試
2. 俯臥後彎測試 (lumbar extension in lying position)
a. 俯臥,在腰部肌肉不用力下,雙手用力將上半身抬起至最高處,重複10次
b. 如果疼痛減輕,則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背肌拉傷、姿勢性疼痛
重複前彎測試
重複前彎測試 重複後彎測試
後仰
後仰姿勢休息
1. 臥床時採趴姿
2. 俯臥後仰運動
3. 熱敷會緩解症狀
H. 預防椎間盤突出的保健知識
日常生活隨時注意保養姿勢,是維持
良好姿勢與預防椎間盤突出的不二法門
站立時
避免長時間站立不動
避免直腿彎腰動作,如非得已,須將一隻腳放在板凳上
避免探身取物動作
舉重物時
避免彎腰舉重物
最好蹲下去,再利用大腿力量站起
重物盡量靠近身體重心位置
3. 坐姿
避免長時間坐著辦公或開車
坐在椅子時腰部緊貼椅背,大腿最好有支撐
避免兩腳懸空坐,最好有扶手
4. 咳嗽、打噴嚏請用手扶助後腰向後仰或靠牆
I.
1. 平背運動 2. 背部伸展運動 3. 鼠蹊部伸展運動
4. 強化腹肌運動 5. 膝後肌伸展運動 6. 跟鍵伸展運動
7. 俯臥後仰運動 (眼鏡蛇運動)
注意:所有運動做完後,應該不會產生疼痛,如有疼痛或其他不適,則須停止動作,趕快請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作進一步的檢查。
前
前 後
一般人 骨盆前傾者
腰椎
30o
腰椎
50o
腰椎前凸
增加
腰椎滑脫 (spondylolithesis)
薦椎角 (Sacral Angle)
1. 薦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