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贮集设施之减洪效益选址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雨水贮集设施之减洪效益选址研究

卷增刊 资 源 科 学 , !A GH0 6!A =IJJ09-98: 年 月 , !# ’ D+=E1DF+= =F+?F+ IK 6 !# 雨水贮集设施之减洪效益选址研究 卢光辉 (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台北 ((() 摘要:山坡地区遇上连日暴雨时,不但引起土壤冲蚀和山崩,更易造成径流集中,使洪峰径流量大幅增 加,带来下游地区严重洪水及泥沙灾害。而雨水贮集可以有效的减少径流量,进而达到防洪减灾的效果, 所收集来的雨水也可以做进一步的利用,如农田灌溉,或者引至社区作为浇花、洗车、冲厕等用途,达到水 资源的有效利用。该研究选择汐止市为仿真对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及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式( ;= ;, ?@=)仿真分析出合适的雨水贮集设施设置地点。该研究设计在一定的径流量、输沙量、及坡度等适合设置 雨水贮集设施限制条件,利用 的特性,由计算机筛选出符合限制条件的地点。一共在研究区 个 ;?@= !A 方格中找到 个方格符合设置雨水贮集设施的地点,这些方格绝大部分都分布在集水区的上游地区。因 %A 此确信可以利用;?@= 模式来做为自动选址的方法,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式;土壤冲蚀;集水区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B $ B’’ !# B $ () $ B 台湾有丰沛的雨量,更有数十座世界级的多目标水库,但仍无法脱离洪患与缺水的灾害。台湾每 年的平均降雨量达到 以上,但真正使用到的雨量只不到 ,约 而已,剩下的 ! -- (C# A -- ( ) -- 不是蒸发散就是直接流入大海。 台湾从事雨水贮集技术研究不多() ! * # ) ,且多着眼在开发替代水源上 ,但贮集雨水有另一不可抹 灭的利用途径。在大规模开发的山坡地区,遇上连日暴雨时,不但引起土壤冲蚀和山崩,更易造成径 流集中,使洪峰径流量大幅增加,带来下游地区严重洪水及泥沙灾害。因此可利用雨水贮集措施来作 为防洪减灾的方法。 若在集水区上游大量贮集、截留雨水,增加土壤孔隙率及孔隙直径,增加水分渗入及储存,减少地 表径流、降低洪峰流量、抑制泥沙输出、净化水质及增加土壤水的贮留量、滞留量和地下水量。使雨水 无法直接冲蚀地表,加强了山坡地水土保持的功能,进而达到防洪的效果。 近年来汐止地区人口增加快速,工、商、贸易等蓬勃发展,在民众日益重视生活品质的今日,汐止 地区却仍为水患所苦,每逢大雨或台风皆对汐止地区造成伤害。在环保意识抬头、水资源规划、集水 区的整治逐渐重视永续发展的近日,综观美、日等国及台湾的发展趋势,如何利用各种不同防洪措施 以达到减洪和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及生态保护将是未来各国的重要发展趋势。由于汐止市为台北市附 近重要的卫星市镇之一(图(),且为水患严重的地区。())’ 年的瑞伯及芭比丝台风淹水范围达%# ! 左右, 年的象神台风来袭,虽未直扑台湾本岛,但由于其外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