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常用名词及表面标志.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解剖生理学 牙体解剖常用名词和表面标志 XXX XXXXXX 牙冠各面的名称 应用术语 中线(median line) 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该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和上颌中切牙和下颌两种切牙之间。 牙体长轴(long axis) 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接触区(contact area)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者邻接处。 线脚(line angle) 牙冠上两个相邻牙面相交处形成一线,在该线上所成的角称线脚。 点角(point angle) 牙冠上三个相邻牙面相交处形成一点,在该点上所成的角称点角。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 指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 为了便于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部位所在,常将牙轴面在一个方向分为三个等份来描述。 牙冠的表面标志 牙冠的突起部分 牙尖(dental cusp) 牙冠表面近似锥体形的显著隆起称牙尖,常位于尖牙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颌面上。 舌隆突(cingulum) 前牙舌面近颈1/3处的半月形隆突起 结节(tubercle) 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而形成的小突起,可在颌面或切牙切缘见到。 嵴(ridge) 切脊(incisal ridge):切牙切端舌侧长条形 的釉质隆起,具切割功能。 边缘嵴(marginal ridge):前牙舌面窝的近远 中边缘及后牙颌面边缘的长条形釉质隆起。 牙尖嵴(cusp ridge):从牙尖顶端斜向近、远中的嵴。 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颌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三角嵴由构成牙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斜嵴(oblique ridge):颌面两牙尖三角嵴斜行相连形成的嵴。 横嵴(transverse ridge):是相对牙尖 的两条三角嵴,横过颌面相连形成的嵴, 是下颌第一前磨牙颌面重要特征。 轴嵴(axial ridge): 是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 向牙颈的纵行隆起。又 有唇轴嵴、颊轴嵴和舌 轴嵴之分。 颈嵴(cervical ridge): 牙冠的唇、颊面上,沿颈 缘部位微突的釉质隆起。 * 牙冠的凹陷部分 窝(fossa):牙冠表面的不规则凹陷,略似一个 四周环山的盆地。 沟(groove):牙冠各面上,介于牙尖和嵴之间,或窝底部细长形的,似山间溪流的凹陷部分。 1)发育沟:在牙生长时两生长叶相融合所形成的浅沟。 2)副沟: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统称副沟,其形态不规则。 3)裂:钙化不完全的沟。 点隙(pit):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此处釉质未完全连接,是龋的好发部位。 斜面 斜面(inclined surface)为组成牙尖的各面。每个牙尖有四个斜面,两斜面相交成嵴,四斜面相交则组成牙尖的顶。各斜面依其在牙尖的位置而命名,如前磨牙颊尖的斜面有颊尖颊侧近中斜面、颊尖颊侧远中斜面、颊尖舌侧近中斜面和颊尖舌侧远中斜面。 生长叶 生长叶(lobe)为牙生长发育的钙化中心,其融合处为发育沟。多数牙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成,少数牙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THE END 谢谢观赏 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观看!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