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棉签画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棉签画教案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中班棉签画教案 篇一:小班美术活棉签画——泡泡 华双语小一班 徐研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小班美术活动:鱼儿吹泡泡 (棉签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用棉签蘸颜料作画的乐趣。 2、引导幼儿巩固学习画圆的技能,并能应用色彩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吹泡泡玩具一套套,画泡泡的画纸、作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吹泡泡” 1、 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 师:“孩子们,今天妈妈想和你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高兴吗?”“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玩的时候要看清楚泡泡的形状、颜色?” “泡泡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巩固认识三原色:红、黄、蓝) 2、重点:圆形的画法 师:我这有一个神奇的笔(棉签),蘸上神奇的颜料,就能让一条线变泡泡 (教师示范用棉签在宣纸的反面示范) 先画出直线(你们看这是一条直线,他变不了泡泡) 在画出一条弯弯的线,封闭的圆(线条线条弯弯,线条线条弯弯,转了一圈又回来) 再画一条弯弯的线,不封闭的(线条线条弯弯,线条线条弯弯,转了一圈没回来),这样的泡泡破了,应该这样。(把口封上,变成一个泡泡了) 3、画泡泡游戏 出示透明的空白宣纸,“游来一条小鱼(出示小鱼),小鱼吹出一个个泡泡,边念儿歌边示范画泡泡:小鱼小鱼吐泡泡,泡泡泡泡圆圆,大泡泡,小泡泡,吐出泡泡一串串 4、引导幼儿在宣纸上添画泡泡。(室内)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5、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篇二:棉签画一串红案例反思 《棉签画:一串红》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绘画是幼儿抒发自己想法、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然小班孩子的画带有很多的随意性,常被认为是乱涂乱画,但并不妨碍他们“创作”,而且他们愿意尝试各种形式的作画形式,只要你给他们一个环境。于是一种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的作画形式——棉签画:一串红活动诞生了。 过程描述: 活动一开始,我直接切入活动内容,针对一串红的“形”,引导幼儿说说花的主要特点,比如花是一串串的,像糖葫芦,开放的花朵像小喇叭,花是长在叶子上面的,并结合实物盆栽边说边小结,既丰富了孩子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孩子观察的兴趣。在示范画的时候,我把作画要领以一句两句的儿歌形式阐述,孩子们既津津乐道,又能根据这个来操作,效果很不错。在交代要求的时候也采用拟人的话语,如“颜料宝宝喜欢待在纸上,不喜欢在你的手上或是桌子上”,所以孩子们在不小心弄到手上或桌子上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用毛巾擦掉。 活动反思: 棉签画画在我们班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的参与兴趣浓厚,个个争先恐后,跃跃欲试,大部分幼儿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关于本次活动有以下几点思考: 1、从选材上说,这个“材”既是作画材料的选择,又是作画题材的选取。对一串红的认识、绘画是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孩子巩固对一串红的认识,从而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而利用棉签绘画可谓时孩子们闻所未闻的新事物,所以当孩子看到老师用棉签绘画时,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以往我们注重对幼儿涂色要求的练习,幼儿的兴趣已经不大了,今天棉签一画就是一串,孩子在过程中愉快、轻松的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从教学策略上说,活动中不管是对棉签的蘸取方法的介绍,如“小小棉签来喝水,喝饱边上停一停”;还是对绘画方法的学习,如“红火车,嘟嘟嘟,开到站停下来”,通过一句两句的简短的儿歌形式将原本有点枯燥、不好掌握的操作和绘画过程生动起来,孩子乐于接受,易记易学。 3、从操作过程来说,像这样的绘画活动,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采用一半一半地进行辅导,这样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指导的就比较到位,比如能力强的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能力弱一点的孩子,还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先画好的幼儿可以继续在区域中进行一串红的添画,如再给花画上叶子。这样老师就有了较多的精力来指导能力弱的孩子。 4、从评价方式来说,以往画完一幅画,请孩子们欣赏的时候,经常会问“你喜欢那一幅?为什么?”对于小班小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这样的问题常让他们无从说起,表达能力强的孩子会说“因为很漂亮,很美”,而有的孩子索性就说“不为什么,就是喜欢”。即使孩子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可是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对滞后,也会让他们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提问,不仅是美术作品的评价,所有的教学提问,既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又要为教学的目标、重难点服务。如在此活动评价作品时,请幼儿结合一串红的特点来欣赏作品,这样就有了一个切入面,不会无话可说了。当然这只是我的初步尝试探索,更好的办法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 朱 蔚 篇三:中班心理健康教案 中班心理健康教案:做个快乐的自己 活动目标: 1、愿意跟小朋友们分享自己快乐和不快乐的事,大胆表达自己的情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