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 周明德主编.pdfVIP

中国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 周明德主编.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植物遗传资源保存与利用 第 2 页 第 3 页 在促进亚太地 区植物遗传资源 研究与利用 和全球行动计划( )实施 中的作用 拉玛纳塔 拉 奥 , ,周 明 德 引 言 亚太 、大洋洲( )地 区拥有极其丰富的作物多样性和森林遗传资源 ,并且具有高 度 的农业生态和生物文化 的多样性 。 和其他科学家都 曾对该地 区的主要驯化 中心如 印度 、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 中心进行过描述 ( 和 。起 源 于 该 地 区 的水 稻、香 蕉、柑 桔、椰 子 等 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 等 等 ,起源于其他地 区的甘薯和落花生等也被 引入该地 区并在 该地 区形成 了巨大 的多样性 中心 ,这些多样 性 中心的形成是与气候和地理 的多样性、人们栽培方式 的多样性 、人们 的耕作体系和他 们将植物用于食 品、衣物和其他 收入方面所积 累 的知识密切相关 的。在植物遗传 资源 方面,没有哪一个 国家能够 自给 自足,因此 ,在植物遗传资源所有 的活动领域中,种质交 换在 未来 植 物 遗 传 资源 生 物 多样 性 保 护 和 作 物 改 良中至 关重 要 ( 等 )。 该地区许多国家正面临着贸易、出口、城市化、土地利用方式、市场调节 以及农业生 产集约化等多方面 的快速变化 ,这些变化 除了其有利 的方面外 ,已经在很大程度上 引起 了该地 区生物 多样性和农业生物 多样性 的丧失 。近年来 ,虽然人们 已经认识 到 了生物 多样性和遗传 多样性 的重要性 ,但是 ,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仍然任重而道远 。所 以,我 们必须设法改变这种局面 。 遗传多样性保护和利用 的重要性 已被广泛认识,近 年来 ,在两次全球性大会上还 特 别作 了强调 ,这两 次大会 是 年在 巴西里约热 内卢召开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 )大 会 和 年在德 国召开 的国际食物与农业植物遗传 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大会 。两个公约都承认 国家对其植物遗传资源拥有主 权 ,但是各 国也有保护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 的责任和义务 ,公约还强调平等共享这些资 源和与利用有关 的技术 的重要性 。由国际粮农组织发起 的全球行动计划 ( )列 出 了 项 优 先 活 动 内容 。 遗传多样性保护高级科学家和地区代理主任 ; 亚太、大洋洲 ( 地 区办 公 室 (马来 西 亚 ,沙丹 )编 目和信 息专家; 南亚办事处 (印度,新德里 )协调员; 东亚办事处 (中国,北京) 协调员 第 4 页 本文 旨在讨 论植物遗传 资源保护与利用 的研 究 需求和 的作 用 。 科研 需求 为 了有效而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植物遗传资源 ,还存在着一些 问题亟待解 决 。如果 从事植物遗传 资源保护 的研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