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二轮复习电学试验——电阻的测量2导学设计学习目标1熟知
《高考二轮复习电学实验——电阻的测量2》导学设计
学习目标:1、熟知电阻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2、能依靠基础实验及电路基本规律,灵活处理实验装置和方法变化问题
导: 围绕电阻测量而展开电路设计是高中电学实验的中心话题。直接测量可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而间接测量最典型的方法就是伏安法,高中的三个基础都是以伏安法作为原型的。
实验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
典型电路
(四种)
电路设计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对象:小电珠)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对象:金属丝)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对象:电源)
学研展:
练习一:装置的变化。
(2012年江苏模拟修改)某变压器不能拆解,课外活动小组准备用下列器材测定其原线圈使用的铜丝长度:多用电表、电流表(0~0.6~3 A)、电压表(0~3~15 V)、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干电池等.
(1)用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的欧姆“×1”挡分别测量铜丝的直径、阻值,结果如图所示,则铜丝的直径d为________mm、电阻约为___________Ω.
(2)请在下面实物图中补画出未连接的导线(要求通过铜丝的电流从开始),并在虚框中画出测量铜丝电阻的实验原理图。
(3)实验测得工件两端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金属的电阻率为ρ,写出金属丝长度的表达式L= 。(用d、ρ、U、I等字母表示)
练习二:改变表的用途。
某同学测某种材料丝的电阻,实物图如右.
①若电压表V1示数为U1,内阻为Rv1,电压表V2示数为U2,由以上实验数据得出材料电阻的表达式为 .
②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件均完好,但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触头P至最左端a时发现V1 和V2示数都不为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 端(a或b)的导线没连接好.
练习三:实验方法的变化引发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线夹P(2014汕头一模修改)如图,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约5Ω均匀电阻丝的电阻率,电源是两节干电池.
线夹P
a
a
bba
b
b
a
R/
R/Ω
L/m
ΔR
ΔL
① 根据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② 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_____端(选填“a”或“b”)
③ 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触头调至一合适位置后不动,多次改变 的位置,并测量对应的OP长度L,得到几组 U、I,L的数据,用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后作出R–L图线如图.取图线上两个点间数据之差ΔL和ΔR,若电阻丝直径为d,则电阻率ρ=
练习四:实验方法的变化引发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ARR0ErS(2014梅州一模修改)按图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其中R为电阻箱, R0为
A
R
R0
E
r
S
电流表(量程0~0.6~3.0A) 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定值电阻若干 电键、导线若干.
-10-50510
-10
-5
0
5
10
15
20
25
/A-1
R/?
4.0
6.0
8.0
10.0
2.0
②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______(选填“0~0.6 A”、 “0~3.0 A”),其读数用表示。
③实验的原理表达式是 (用、、、R0表示)。
④实验时,改变电阻箱R的值,记录下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若干组 R、I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线,由此得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 V, 内电阻r= Ω(以上两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练习五:实验方法的变化(二次调节加大实验思维和操作的难度)
(2012 年广东卷)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
(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6-2-2甲和乙所示,长度为________cm,直径为________mm.
(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
①将滑动变阻器 R1 的阻值置于最_____(填“大”或“小”)处,然后将 S2 拨向接点 1,闭合 S1,调节 R1,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I0
② 将 电 阻 箱 R2 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填“ 大 ” 或“小”),然后将 S2 拨向接点 2,保持 R1 不变,调节 R2,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 I0,此时 R2 的阻值为 1 280 Ω
③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练习六:实验方法的变化(二次调节加大实验思维和操作的难度)
(2013年广东高考修改)右图是测量电阻Rx的原理图,学生电源输出电压可调,电流表量程选0.6A(内阻不计),标有长度刻度的均匀电阻丝ab的总长为30.0cm。
①根据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②断开S2,合上S1;调节电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