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唐末至宋初 ,南唐政权统治江淮地域近 四十年 ,被认为是当时
中原 以外的政权 中实力最为强盛者 。由于传统正统观念 的影 响 ,
它被置于历史上众 多旋起旋灭 的偏霸小 国之 中,未能引起后代史
家的足够重视 。今天 ,当我们 以新的视角审视这一段历史时,会发
现南唐及前身 杨吴政权不仅在 当时 中国政局 中有相 当重要 的
作用 ,并且其展示的一部分社会 、经济及文化风貌 已初露其后 中国
社会形态的端倪 。但 由于受 “偏据小 国”观念 的影响,南唐史料的
流传受到限制 ,这为后人研 究这一在 中国文化史上有特殊地位 的
王朝造成 困难 。
第一节 有关南唐的史料
《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宋薛居正监修 。此书原名 《五代
史 》,分梁、唐、晋、汉、周五书 ,故又称为 《梁唐晋汉周 书 》 。后 欧 阳
修 《五代史记》出,称为 《新五代史》,薛史则称为 《旧五代史》。该书
起修于北宋开宝六年 ( 年),成于开宝七年( 年 ),在 现 存 诸
第 2 页
五代史专著 中成书最早 ,是研 究五代史 的核心史料之一 。金朝章
宗于泰和七年 ( 年 )下诏 : “诏新定学令 内削去薛居正 《五代
史》,止用欧阳修所撰 。” 此后,《旧五代史》逐渐失传,今本为清
代修 《四库全书》时,由邵晋涵等人从 《永乐大典》中辑出。
《旧五代史》中关于南唐及杨吴历史集 中于卷一三 四 《僭伪列
传一》中。其作者 以中原王朝为正统,对 当时中原以外诸政权并不
重视 ,将其 中不奉 中原为正朔者 ,如吴国杨 氏、南唐李 氏、闽国王
氏、南汉刘 氏等列入 《僭伪列传 》。另一方面 ,因当时关于南唐 的资
料较少,《旧五代史》是据范质 《五代通录》而成,而 《五代通录》的依
据是五代历朝实录 ,这些材料 中涉及 中原 以外政权 的内容也很有
限 。自杨行密 时代起 ,杨吴及南唐与 中原王朝就基本断绝正式来
往 ,中原诸朝对南唐情况记载甚少 。薛史成书时,南唐事实上仍作
为一个独立 的政权存在于长江 以南 ,薛居正等无法看到保存于南
唐的史料 ,这使 《旧五代史》的南唐及杨吴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史料上 的缺 陷。首先,《旧五代史》的南唐部分总体上不完整 ,只记
到 中主李璟 为止 ,而事实上其后李爆 的统治还维持 了十 四年
多。其次,它详述 了由杨行密至李煌的政权迭变过程 、杨吴与南唐
对 中原王朝 的交往交战情况 ,而对其间的南唐 内政 、南方政权之间
的战争等却未提及 ,即使是言及南唐与后周之间的战争 ,内容也偏
重于后周一方 ,而对南唐 的有关情况言之甚少 。再次,《旧五代史》
的南唐及杨吴部分 ,充斥着大量 的祥瑞之说 。这些特征说明, 《旧
五代史》南唐及杨吴部分 的史料来源主要是中原王朝档案 ,而 中原
王朝对于南方政权 的了解则来源于双方 的交往 。同时,由于南唐
是 当时最有影 响的政权之一 ,并且 由杨吴至李 氏南唐争夺政权 的
斗争富有戏剧性 ,当时产生 以此为背景的传说也在情理之中,薛居
[元]脱脱等:《金史》卷一二 《章宗纪》,中华书局 年版 ,第 页 。
南唐的几位 国主多次改名 ,本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采用相对应的名字 。
第 3 页
正等很有可能采用了流入 中原的这部分材料 。
《旧五代史》尽管有片段性与片面性 ,作为迄今能见到的最早
的关于南唐史 的撰述 ,较为全面地勾勒 了杨吴及南唐 的政治轮廓
及其发展过程 ,其中提到南唐立 国时,乃 “属中原多事,北土乱离,
雄 据 一方 ,行余 一纪 ”,其 地“东暨衢、婺 ,南及 五岭 ,西至湖湘 ,北据
长淮 ,凡三十余州 ,广袤数千里”, “近代僭窃之地 ,最为强盛”,
概括 了南唐立 国的前提、统治范围以及在 当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