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场化的照顾工作性别阶层与亲密关系劳动
第7卷 第1期 社会学评论 Vol.7 No.1,Jan.2019
2019年1月 SociologicalReviewofChina
【探讨与评论】
市场化的照顾工作:
性别、阶层与亲密关系劳动
吴心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呈现了西方社会学、人类学视野下照顾工作研究的若干理论
议题和分析脉络,尤其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而愈益蓬勃的有酬照顾劳动,并提炼出“照顾的
性别框架”“照顾工作的阶层化”以及“亲密关系劳动”三大研究主题。最后,本文结合中国社会当下现状指
出了照顾工作研究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几个可供参考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照顾工作;性别;阶层;亲密关系劳动
一、引 言
“照顾工作”(carework)意指对他人的照料、看护和关怀,不仅包括对老、幼、病、残等依赖群体(depen⁃
dentpopulation)日常生活的协助和料理,也包括对家人或其他委托者的照料。学者一般将照顾工作的内
容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事务性的照顾劳动(carefor),包括洗衣、做饭、打扫、喂食、清洁身体等实质任
务,另一方面则是关系性的互动(careabout),即以照顾对象为导向,关心对方的情感与诸种需求并及时做
出回应,更为强调照顾关系中的情感与面对面互动(AbelNelson,1990;Glenn,2000;Duffy,2005)。以上
区分虽非泾渭分明,但我们可以藉此理解照顾工作本身所蕴含的双元特质。
每个个体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都离不开他人的照顾,而照顾也在维系家庭和社会的联结与再生产中
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照顾被视为女性的天性或禀赋,女人仿佛天生“细心”、“体贴”、“会
照顾人”。这一观念深植人心,也被女性群体自身所内化。除了家庭中的照顾者角色,市场化的照顾工作、
例如育婴嫂、保育员、护理员,也大多由女性承担。社会通常无视这类照顾工作所包含的专业技能和身心
劳动,其道德意涵和情感价值被高度强调,但薪资报酬及社会地位始终相对较低。
西方学术界对照顾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随着女性主义蔚为思潮,学者们开始反思照
顾背后所蕴含的性别框架及其对应的公/私区隔的意识形态如何历史性地生成(LaslettBrenner,1989;
ArmstrongArmstrong,2005),女性主义学者也提出不同于正义伦理(anethicofjustice)的照顾伦理(an
作者简介:吴心越,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照顾工作、老龄化、身体与情感。
- 75 -
市场化的照顾工作:性别、阶层与亲密关系劳动
ethicofcare),对启蒙理性传统下的平等和社会正义进行反思(Gilligan,1982;Clement,1996;Kittay,
1999)。另一方面,随着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医疗、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逐渐商品化,劳动力
的全球迁移亦导致照顾资源分配的差异化。“照顾的市场化”引起了学界对于“金钱与情感”,“管理主义逻
辑与照顾逻辑”等二元范畴对立与交织的讨论(Meyer,2000;Held,2002;Rodriquez,2014)。若进一步追问
“谁能获得照顾”,“谁是照顾者”,“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之间呈现为何种社会关系”,晚近的诸多经验研究则
揭示了照顾资源分配背后的性别、族群、阶级、移民等社会议题,以及当地社会的文化脉络和制度结构如何
影响照顾者之间的社会互动(Hochschild,2000;EhrenreichHochschild,2002;蓝佩嘉,2008;Boris
Parreñas,2010)。“照顾”成为一个三棱镜,折射出宏观的政治经济结构及社会历史变迁,及其如何与私人家
庭中的日常生活安排相联结。
在当代中国,一方面,原有的社会主义照顾体系被逐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