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沧州穿过——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2006年11月01日 09:05 燕赵都市报
大运河作为“母亲河”曾与沧州人的生活紧紧地融为一体。
大运河在刘玉身老人记忆中留下的是鲜活。
大运河选择了沧州是沧州人的幸运。
乾隆碑前是一堆玉米秸。
捷地闸所内正在建设的碑林。
乾隆碑雕刻刀法细致,甚为壮观。
本报驻沧州记者 李家伟 文/图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全长215公里。沧州段运河最早开凿于三国时期,为曹魏平虏渠,隋代在此基础上进行疏浚。沧州段运河当时称为御河或卫河,清代以后,称为南运河。南运河起自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枢纽,由南向北经我省衡水市、沧州市的十一个县(市、区),于天津市静海县十一堡与子牙河汇流后经海河入海。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由古代一条叫白沟的小河经历代整治而成。隋唐时叫永济渠,宋元时叫御河,明朝改称卫河,到了清朝称运河。元代名闻中外的京杭大运河全部完成,它贯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个省份,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余公里。
-核心提示
正因有了大运河,有了繁忙的船队,才有了沧州武术“镖不喊沧”的硬气,从“开河鲜”到“斗龙舟”,从“放河灯”到“藏冰”,一条运河就这样与沧州人的生活融为了一体。
而这两岸的风情又给了来往文人墨客更多的灵感,写下了与那条河有关的大量诗篇,正所谓“水一程,歌一程”。
-“母亲河”:哺育了沧州人
在采访中,提起运河,不论是上了年纪的普通市民,还是致力于运河风情、文化研究的学者,还是运河管理部门的领导,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母亲河”。
沧州作家宋子平认为,大运河选择了沧州是沧州人的幸运,因为有了这条贯通南北的水系,就有了走出去的条件,是它成就了沧州人闯天下的渴望。沧州人历来是有周游世界的传统的,吴桥的杂技艺人、泊头的铸造技师们就是这样走出沧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运河不只是历史,也不只是风景,它今天还在为人们提供着便利,至今还担任着引黄济津蓄水工程的主河道任务。
京杭大运河沧州段南起吴桥第六屯,北至青县李又屯村,流经吴桥、东光、南皮、泊头、沧州市区、沧县、青县,全长215公里,是京杭大运河流经的所有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这条河曾经对沧州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沧州师专教授商育英曾撰文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商教授说,大运河流经沧州,给当地带来了交通方便,从而促进了经济繁荣。历史上沧州各县境在运河上都修有很多码头津渡,每个渡口皆有摆渡1至2只,旧志称为“义渡”,因为都是由募捐修造而成。
大运河上人员往来,货物运输,昼夜不停,明代诗人瞿佑在《沧州城》一诗中对此有如下描述:“……但见运河绕郭流滔滔,高桅大舵长短篙。自南而北连千艘……”千余年来,经运河所运漕粮达300亿担之多。商教授还提到当时大运河在商品交换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外地的药材、丝绸、竹器、瓷器等运到沧州再分发到各城镇乡村;沧州当地的商品经运河运往各地,一派繁忙热闹景象。在农业方面,大运河使得沧州在灌溉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此之外,当时沧州在盐业、酿酒等方面也深得运河恩惠。先说盐业,北魏《食货志》记载:“……沧州置灶一千四百八十有四”,大批食盐通过运河运往江南及各地。再说酿酒,甘甜的运河水让沧州美酒的名声越来越大,清代曾有诗人如此写道:“……今我南还又早秋,也沽沧酒下沧州……沧州好酒泻盏白,照见行人鬓上丝……”康熙《沧州新志·艺文志》选录的一百多首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写沽酒还乡、醉酒放歌内容的。
沧州学者孙健是通过研究纪晓岚注意到这条运河的。他告诉记者,对纪晓岚这位“沧州名人”的研究越深,越发现无法绕过这条运河。无论是纪的诗歌、故事,还是至今仍在运河两岸流传着的关于纪晓岚家族和他本人的传说,还是纪晓岚在运河岸边留下的足迹,都让他不能避开这条河。而将目光聚到这条河上时,孙健发现了这条河与这片土地更多、更深入骨髓的精神联系。“母亲河”,孙健认为这三个字最为准确,这条河促进了沧州这片土地的经济繁荣,这条河还为沧州人开创了一道文化长廊,滋养了沧州的文化传统。
在孙健的眼中,那时的运河充满了人文气息,河湾深处,苇花飘扬。《沧县志》还记载:城南里许有村曰佟家花园,地临河曲,村民数十户均以艺花为业。二百亩间碧竹千竿,名花满塍。严冬雪降而暖窖唐花芳菲,益觉可赏。是以雅人淑秀,四时游履相错也。秋来菊有佳色,来者益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运河哺育着沧州人,沧州的风俗里自然深深嵌着运河的影子。
-文物宝库:尚待发掘保护
沧州市文物局文博馆员郑志利曾经跟随上级有关部门人员沿运河进行调查。他告诉记者,当他走进一个个村子,与那些老者面对面地坐着,听他们讲起往昔运河岁月时,那条河的影像越发在他心中灵动起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