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 庞雄奇等著.pdfVIP

煤系源岩排烃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 庞雄奇等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 论 一 、煤系源岩排烃 门限研究意义 有机成油理论将油气勘探指 向了富含有机质 的沉积盆地 ;源控油气理论又将油气勘探 的 有利 区限定在沉积盆地 内有源岩分布 的范 围内及周边 ;背斜和 圈闭控油气理论 的创立有 的放 矢地将钻探 的靶 点指 向了油气运 聚区 内的富集场所 。勘探 实践表 明,以生烃特征 (生烃 门 限、生烃高峰期 、生烃量 、生油气窗、生烃阶段 、生油气模式等 )为基础 的油气 田勘探理论 在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随着简单 的、大 的油气 田不断被发现 ,以生烃特征为基础 的油气 田勘探理论在实践 中 碰到了新 问题 (图 ,这些 问题是由于生烃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到源岩的排烃条件 (黄第藩, 。排烃 门限控油气理论 的提 出弥补和完善 了源控油气理论在这方面 的不足 。 图 国内外油气地质勘探研究概况及存在重要 问题 排烃 门限这一概念是在 国家 “七五 ”天然气课题攻关期 间提 出的,并在第二届全 国油气 运移学术研讨会 (北京 昌平 , 上公开提 出 (庞雄奇等 , 。此后 ,庞雄奇等 相继在石油学报等刊物发表相关论文 (庞雄奇 ,陈章 明,陈发景 ,海拉尔盆地源岩 排烃研究与定量评价 ,石油学报, ,第 四期 )和相关专著 (庞雄奇 ,陈章 明,陈发景 著,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 ,地质 出版社 , 。 在 国内外学者 的鼓励下 ,我们结合 国家 “八五 ”攻关项 目和部 、局级攻关项 目对排烃 门 限又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出版 了 《排烃 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 》一书 ,该书 以泥质源岩为例 系统 阐述 了排烃 门限的地质含义 、判断标准及 与 目前广泛应用 的生烃 门限、排烃 临界饱和 度 、大量排烃期等概念 的区别和联系 ,讨论 了排烃 门限存在 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及 随地质 条件 的变化特征和基本模式 ,探讨 了排烃 门限理论在源岩判别 、源岩评价 、资源量估算 、油 气运聚机理和成藏模式研 究 以及分布规律 (图 预测等领域中的应用,倡导用排烃 门限、 排烃窗 、排油气阶段和排油气地质模式等代替生烃 门限、生油窗、生油气阶段和生油气模式 指导油气勘探 ,完善和发展源控油气理论 。 图 排烃 门限控油气作用及研究意义 煤作为油气源岩 已被人们所认识 ,并 日益受到重视 。过去一直将煤排除在源岩之外的 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它孔隙小、吸附性强、排烃条件差,今天煤成油气藏的大量发现唤醒了 人们对这一 问题的重新认识。煤系源岩排烃 门限理论研究与应用是这一方面的新尝试。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源岩排烃是油气地质研究得最少,也是最难和最重要的方面 。排烃是发生在地质历史过 程 中的事件 ,研究这一过程必须研究源岩 的埋藏史 、地热史 、生烃史 、残 留烃史 。除工作量 大外 ,这项研究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 。例如剥蚀作用过程模拟 问题 ,复杂条件下古热 流变化恢复 问题 ,粘土转化脱水及催化作用对生排烃过程 的影响问题 ,源岩排烃临界地质条 件与控制 因素 问题 ,源岩排烃及对油气运聚机理 的控制 问题 ,源岩排烃过程特征及其基本模 式 问题 ,不 同岩类 的烃源岩排烃差异性 问题……随着 电子计算机技术 的发展和盆地模拟这一 新技术在油气勘探 中的应用 ,排烃研究中的许多难题也因此变得容易。 油气排运是连接油气生成和聚集 的桥梁 。没有油气 的排运就不可能有油气 的聚集 ;油气 排 出的早晚、排 出的相态机理及其与区域盖层和 圈闭形式的匹配关系决定着研究区油气 的运 聚机理 、成藏模式 、分布规律和远景资源量 。只有突破 了对油气排运规律 的认识才有可能真 正达到对油气运聚规律 的把握和更加有 的放矢地指导油气勘探 。因此 ,近十年来 ,各 国学者 加速 了对油气排运方面 的研究,图 概括 了源岩排烃研究的基本 内容 、研究的方法 、手段 、 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及 目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 。 三 、主要研 究 内容 本书侧重煤系源岩排油气临界地质条件 、排油气量 、排油气相态机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