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冰川学 秦大河.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一 章   绪 论 任贾文      秦大河 第一节  南极冰川学及其意义 南极洲是南极大陆和周 围岛屿的总称 ,位于地球最南端 ,是地球七大洲中的第五大 洲 ,面积约 。南极地 区除南极洲之外 ,还包括南极辐合带 以南的海域 。通 常所说 的 “南极 ”广义上是指南极地 区,狭义上则仅指南极洲 。因此 ,为使人 明确所 指,一般多采用 “南极地区”、 “南极大陆”等术语 。实际上,真正的南极地区北界尚无 统一精确 的划定 。例如, 南极条约》将南极地 区北界规定为 。但是 ,南极研究科 学委员会 ( )则将南极辐合带视为南极地 区的北界,因为从科学研究角度 出发 , 南极辐合带是 比较 明显 的地理界限。一般来说 ,南极辐合带被看作是南大洋 (南大西 洋、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 的总称 )的北界 。在南极辐合带上 ,海洋表层为 向南流动 的暖 流 ,下层则为 向东北方 向的冷水流 。南极辐合带的位置还随季节发生变化 ,同一季节不 同经度上其位置也不尽相 同,一般在 之 间。图 示意性地表述 了南极大陆 和南大洋的区域界限。另外,某些南极辐合带 以北已有主权所属的岛屿也因与南大洋关 系 密 切 而 被 划 入 南 极 研 究 范 畴 , 如 印度 洋 法 国所 属 的 岛 ( 和 岛 ( ,印度洋和太平洋交汇 区域澳大利亚所属 的 岛 ( ,等等。 图 南极洲及南大洋略图 图 南极冰盖 、冰架、冰山及海冰关系示意图 南极大陆是南极洲 的主体 ,其 的面积被冰雪覆盖 ,这一 巨大 的冰雪体被称做 南极冰盖 。它是 由降雪不断堆积而形成 的,因而其上层 (数十米至上百米厚度 )为雪, 下层是雪在 自重作用下经压密而演变形成 的冰 。 占冰盖面积 的冰体延伸到海洋, 形成漂浮冰架。南极冰盖 (陆地冰与边缘冰架 的总和 )的总面积约为 。南 极大陆外围的岛屿绝大部分面积也被冰川或冰帽所覆盖 。南大洋数百公里宽度范围内为 海冰和冰 山分布 区。从广义上讲 ,所有这些陆地上和海洋 中的冰体都是南极冰川学的研 究对象。它们的形成、演化及其与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们 自身的特征、各种性质及 其发生在 内部及界面上 的各种过程 ,它们对气候 、环境等诸 多信息的记录和保存 的方 式、过程 以及这些记录的发掘等是南极冰川学研究的主要 内容。 南极地 区多种多样 的冰雪其存在形式、内部过程 、与气候环境 的关系各有特色。例 如,南极冰盖就像毯子一样覆盖着南极大陆,直接与大气和陆地发生物质交换和相互作 用。冰架虽然是冰盖 的延伸 (图 示意性描绘了冰盖与冰架的剖面),但却漂浮在海 洋 中,因而与冰盖、海洋和大气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海冰首先 由海水冻结而形成 ,此后 则不断接收大气 降水 (主要是降雪 ),故此,其物质成分 比较复杂。另外,由于海冰是 季节性的,其厚度 、面积变化不可与冰盖和冰架 同日而语 。南极大陆边缘和 内陆某些 山 区,因局地特殊地形而形成一些小冰川或冰流 (其规模往往 比中低纬度 的大冰川还要 大,但与冰盖相 比则极其渺小 ),其运动速度 、进退变化等与大陆冰盖很不相 同。南极 大陆外围的一些岛屿,有些处在气候 比较温暖湿润的亚南极地区 (比如南设得兰群岛), 其物理特征 的某些方面与 中低纬度 的冰川有些相似 ,而与南极冰盖相差甚远 ( 。由于南极冰盖是南极雪冰的主体 ,因此本书中我们主要介绍南极冰盖 的研究情况 。南极大陆及其外围岛屿上 的小冰川和冰帽,相对来说,研究成果不够广泛 和丰富。南极海冰在全球变化中具有很重要 的作用 (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