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节 失业:经济 问题
还是社会 问题 ?
中国政府文献第一次用失业概念来指称那种进入劳动年
龄但无法获得就业机会的现象,是在 年 。这 一 年 ,国家
的统计部 门第一次公开发布了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
业者人数 。直到 年,失业率才被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计划 的主要宏观调控 目标之一 。而在这之前,待业概念被
用 了十多年 。
依照官方的解释 ,失业与待业的概念分别是指没有职业
第 2 页
的状况和有职业机会但还没有进入职业 岗位的状况 。这两个
概念之 间的差别,反映了失业现象在事实上早为人所知,而在
概念上一直处在含糊不清 的境地 。再深入地看 ,失业 问题的
基本含义在相当长一段时期 内是依照如此顺序来被强调 的:
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
在 世纪 年代末以前的 年 时期 内,失业现象是被
作为十分纯粹的政治 问题来看待的。基于 世纪 年代初
期对前政权遗 留下来的城市失业现象的有效治理之经验 ,基
于对 国家统揽式劳动就业新体制的构建之信心 ,也基于对社
会主义理想与实践之确认 ,政府始终将失业现象视为新社会
所不容的资本主义弊端 ,以至于在 世纪 年代初期失业
问题浮 出水面 的时候 ,还有学者认真地提 出了如下 问题:“劳
动就业 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今后一个时期 内,仍然是一个
突出的社会 问题 。 我国大量待业现象是社会主义的一般
问题还是我 国的特殊 问题
确实在很长时期 内,政府把实现充分就业当作最大 的政
治任务,并宣布在 中国社会 已经消灭 了失业现象,并视之为社
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 。当时,“失业 ”这两个字从来就是指 资
本主义社会的那种独有现象,即便在 世纪 年代初 ,中国
的经济 出现严重衰退,企业正常运行 出现严重危机 的时候,为
了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失业现象,政府 以强制性手段将 万
职工(他们 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在 年前后经济高涨时期从
乡村招聘进城 的)遣散 回原籍乡村,避免了城市 中出现大批失
业者 的严峻局面 。之后一段 时期 内,政府 以实 际的(如不惜代
价保证最广泛 的就业 )和形式 的(如 以非失业概念来描述那种
失业现象 )手段 ,成功地捍卫 了“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失业现
第 3 页
象”的政治承诺 。
作为经济 问题 的失业现象 ,在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不久就
出现了,最初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届时从初 中或高中毕业进入劳动年龄 的青年 ,在人
数上剧增 , 年前后宣布的加快经济建设的庞大计划 (后
来被称为是“洋跃进 ”,以与 年“大跃进 ”的冒进特性作映
照)并没有很快创造出多少新就业的岗位 以容纳这些新生的
劳动力 。
二是在 世纪 年代末 以后 年左右的时间内被动
员到乡村的上千万城市知识青年逐渐 以各种方式返 回城市,
首 当其冲 的,就是要求有就业 岗位;相对于这一正当要求 ,城
市就业机会短缺 的现象一下子浮出水面 ,成为一种难 以摆脱
的强制约 。这样 ,返城青年中的相当部分变成了待业青年 。
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经历促成 了身份 的转换 ,也反映了其生
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