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法论 秦道夫.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下载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保险概述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碰到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 事故;由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性,人们至今 仍不能有效控制或者完全避免这些灾难的侵袭。但是,在长 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人类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能够 非常有效地分散危险和补偿意外经济损失的制度—保险。 一、保险的概念 (一) 危险、危险管理与保险 保险中的危险又称“风险”,是指导致意外损害发生的事 件的不确定性。即在特定客观情况下,特定期间内,导致损 害的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损失的范围和程度的不可预 保险法论 · 2 ·第一章 总 论 下载 见性和不可控制性。危险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危险的不确 定性;其二,危险发生会给人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不 可预测的事件的发生并未给人们带来损失,而是给人们带来 利益或成功的机会,那么,此类事件便不是危险,也没有必 要对这类事件进行保险。 危险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1) 根据危险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危险、社会危险和 经济危险。 自然危险是指由于物理现象、自然灾害而发生的危险,例 如地震、飓风、洪水等原因所致财产毁损、人身伤亡的危险。 社会危险是指由于个人的过失、犯罪行为或由于不可预 料的团体行为而导致的危险,如交通事故、核损害、盗窃、 罢工、战争等。 经济危险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相关因素的变 动或估计失误,导致人们的经济行为未达到预期经济日的并 造成损失的危险。 (2) 根据危险表现形式,可分为财产上的危险、法律上的 危险和人身上的危险。 财产上的危险是指企业、家庭或社会组织对其拥有、使 用或保管的财产发生毁损、灭失或贬值的危险。这些都是财 产的实际损失。 法律上的危险是指按照法律或合同的规定而应负赔偿责 任的危险,如人们因过错造成他人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或者未履行合同在法律上应负赔偿责任的风险。 人身上的危险是指人们因生、老、病、死以及身体意外 伤害等原因而遭致经济损失的危险。 通常以上各类危险都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通过保 下载 保险法论 · 3 ·第一章 总 论 险获得补偿。 (3) 根据危险的性质,可分为纯粹危险和投机危险。 纯粹危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机会而没有获利可能的危险, 如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投机危险则指事件的发生既有经济 损失的危险,又有获得利益的可能,如投资、赌博、从事股 票和期货买卖等。 由于人们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应付危险的方法也越 来越多。危险管理就是人们对各种偶然事故的认识、控制和 处理的对策研究学。它以客观存在的各种危险为研究对象, 目的在于探求风险发生、变化的规律,认识、估价危险对社 会经济生活所造成的损失,选择适当的处理危险的对策,使 危险所致损失尽量减少或避免,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 民生活的稳定。 危险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 避免危险。这是处理危险最彻底的方法。如认为搭乘 飞机有危险,可以坐火车甚至步行。但采用该方法往往需要 放弃某项活动,从而失去与该项活动相关的利益,而采用的 代替方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的,因而是不科学的、消极的, 且不是所有的危险都能采用这种办法处理。 (2) 预防危险。针对危险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办法,降 低危险事故发生的频率,消除或者减少危险发生的各种因素。 (3) 转移危险。即将其所面临的危险转移给他人承担。转 移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和间接转移两种:直接转移是将可能产 生危险的标的转移给他人,如寄存、承接的工程转承包等; 间接转移是指标的本身不转移,而将标的可能发生的危险以 某种形式部分转移,由他人承受,如商场为转移经营风险, 将柜台出租等。 保险法论 · 4 ·第一章 总 论 下载 保险是危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危险管理与保险研究 的对象都是危险,“无危险则无保险”。但保险并不能解决危 险管理中的所有问题。保险接受和承担的危险大多是纯粹危 险,而对于投机危险保险公司一般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