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第一次缓和因及史实(最终版).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苏第一次缓和因及史实(最终版)

政治目的: 缓和气氛, 减轻对抗, 争取苏联的某些让步。 艾森豪威尔 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一行抵达华盛顿。 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27日,美苏发表联合公报。 过程 戴维营会谈的内容涉及到: 德国和柏林问题,裁军和核禁试问题以及科技, 文化,经济合作等双边关系问题。 关于裁军问题,美苏意见分歧最大。 公报涉及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裁军问题 第二:德国问题 第三:柏林问题 第四: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第五:双边关系 ①确定了双方应该遵循的行为规则,有益于改善国际关系和双边关系 ②为解决国际争端和改善双边关系开辟了一种渠道 ③标志着“人类历史新的转折点” ④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只是美苏试图走出冷战的,缓和紧张关系的有益尝试。 ①苏联主动与美国洽谈,渴望改变当时的局势,与美国友好合作 ②美国只是希望借此时间来缓和气氛,被动性 America Russia 制作人:管婷婷 周远香 二战结束前,世界的重心在欧洲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美苏第一次缓和的原因 20世纪50-60年代初国际局势发生变化 1、冷战双方扩大自己的队伍 冷战从欧洲逐步向亚洲、中东、拉美扩展 2、冷战双方展开军备竞赛 3、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浓,语言文字战更为 激烈 美苏国家实力变化 1、美国刚刚经历朝鲜战争,国内很多方面需要 恢复 2、苏联各方面实力增强 美苏国力对比: 1、经济方面: 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占美国的31%,到1960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而美国方面虽然受战争影响国内军工业开支增大但是人口上从1950年到1960年,美国人口比前十年增长了18.5%,同时就业岗也相应增加促进了 经济发展。 2、军事方面: 50年代初期苏联的军事编制达到550万人以上。 而美国在1947年到1950年只维持140万人左右的规模。在随后的缓和阶段美国也侧重于核方向而缩减军费开支,例如国防开支由1953年的68.1%下降到1959年的57.9% 3、核力量方面: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从而结束了美国核垄断的地位。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这只是苏联的一厢情愿) 实力变化(小结) 苏: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苏联对外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因国内各方面实力增强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然而苏联毕竟是在实力落后的情况下追求与美国平等的地位苏联领导人既想对外扩张,又感到力不从心,因而采取缓和战略 美:战后随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奉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而经历后朝鲜战争后,一个相对缓和的国际环境有利于其国家利益的实现,但其实美国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 美苏领导人的更迭,思想的变化及政策的调整 1、美国:领导人:杜鲁门——艾森豪威尔 战略:遏制——遏制与解放 2、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 战略:对峙—新方针—“三和路线” 美国 苏联 艾森豪威尔的“遏制与解放”战略取代单纯的遏制政策表现: 1、军事上“新面貌”安全战略 “大规模报复战略”通过核威慑和军事包围继续遏制共产主义扩张 2、秘密行动外加心理攻势后推铁幕 马林科夫“新方针”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系统提出“三和路线” 左图为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杜鲁门所推行的遏制战略并不符合美国最大利益,表现在: 第一,把挑起战争的主动权交给对手,让他们自由自在的选择时间和地点来挑战美国的利益。在此情况下美国只能按对手的原则和方式被动应战,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耗费了过多的人力物力,但不能充分遏制对手来确保美国的安全,反而会影响国人的情绪。不如发展核军事,既可以节省资金又可以自由选择报复的时间地点。 左图为美国国务卿杜勒斯 1953年1月,杜勒斯在出任国务卿前夕于国会做证时说,“遏制”政策是消极被动的“单纯防御政策。解放并不就是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 美国方面 目的:促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控制,“解放”东欧国家 通过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等,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和平演变”,使这些国家获得“自由” 通过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等,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和平演变”,使这些国家获得“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