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pdf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摘 要:抗日战争期间,边区存在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 问题,特别是大生产运动兴起后,边区展开了一个以增加粮食为主的 垦荒运动,使劳动力更加显得不足。边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对 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分散的个体劳 动组织起来,使其由个体劳动转变为集体劳动;二是通过移民政策, 把地少人多地区的过剩农业劳动力迁移到人少地多的地区,同时把国 统区和沦陷区流动到边区的难民安置到农业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在对 乡村农业劳动力进行整合时出现了曲折与反复,反映了国家政权在制 定行政制度和法律时,如果不考虑民间社会传统,必然和民间固有的、 约定成俗的惯行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与冲突得到调适时,国 家政策就容易被民间社会所接受,推行起来就顺利的多。通过研究表 明,延安时期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对建国以 后农业以及农村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农业劳动力整合 本文探讨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如何整合农业劳动力资源 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已出版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的著作有所涉猎, 但仅仅限于对边区劳动互助组织数字的罗列。在边区经济史研究中, 对劳动力的不足和分布不平衡、1937—1940 年劳动力重组的失败和 1942 年底西北局高干会议对边区劳动力重组的影响以及通过移民和 吸收难民解决边区劳动力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学术界尚无专文讨论。 笔者在前人对边区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央档案馆、陕西省档 案馆编的有关资料、抗战时期西北局研究室的调查资料以及延安《解 放日报》刊登的相关资料,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劳动力资源的整 合进行论述。 一、边区农业劳动力存在的问题 陕甘宁边区传统农业经济是以个体家庭为主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就 是一个生产单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分散和分布的不均匀。主要表 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在未经过土地革命的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自 然条件较好,人口多,土地相对不足;一方面,没有经过土地革命, 土地占有的不均衡,造成了农业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如绥德、米脂等 县。[1] 绥、米两县因土地不足和租不到土地的农民,为了谋生只得 外出打工或举家迁移到地广人稀的地区。[2] 二是经过土地革命的地区。一方面,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人口 稀少,有大量的可耕地;另一方面,经过了土地革命,农民有了自己 的土地,显得农业劳动力不足,大多数农民雇不到长工。[3] 这种情 况在经过土地革命的陇东、延属、关中分区的部分县乡都存在着。造 成这些地区农业劳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由于大生产运 动的开展,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增加的速度,即“由 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增加的速度是远落在耕地面积的扩大 之后,在这些地方,虽然有大量移来的新户,而劳动力仍然感觉不足。” [4] 第二,人口流动过于频繁,即轻壮年人口外流(主要是参军)和 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流动(主要是参加当地新政权的行政工作),而 前者是主要原因。正如有学者所说:“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许多青 年参加了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和总后方, 边区曾经动员了 3 万青壮年参加了八路军,此外,还有许多人参加了 地方工作与各种抗日组织及工矿企业,因此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 [5]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共的政治中心,非生产人员大量增加, 人口压力增大,粮食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亩产 量都十分低的情况下,增加粮食总量最主要的途径是开垦荒地,增加 耕地数量。如何把分散的、现有的农业劳动力资源组织起来进行生产,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总量,是中共及边区领导人急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解决办法主要对边区农业劳动力资源进行整合。 二、1937—1940 年对农业劳动力资源的整合 (一)边区旧有的劳动组织 边区民间有句农谚是“犁怕二桨,锄怕五张”,意思是说两犋牛并耕 或是五个人一同锄地,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抗 战前,边区农民自发的形成了一些劳动互助组织,如变工、扎工、唐 将班子、兑地、请牛会、锣鼓班子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们这 里主要介绍变工、扎工、唐将班子的组织形式。 变工。变工是陕北地区比较流行的劳动互助组织,是在关系较好的农 家或亲戚之间进行。一般有这样几种变法:一种是人工变人工;二是 人工变牛工,牛工变人工;三是生产技术上的互助。变工形式多种多 样,有经常的,有临时的,有讲情面的(如亲戚、友邻),也有讲好 条件要补工或折合工钱的。[6] 扎工。扎工是一种集体雇工劳动的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