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先
秦 智
诸 李
子 振
河 的 者 纲
北 生
大
学 存 的 著
智
出
慧
版 叮
社
咛
前 言
詹 福 瑞
近年来,古典文学作 家作品的研 究出现了许多令
人欣喜的现象,由以往单纯的价值判断转向关注作家
的情感和心灵世界 即是其 中之一。文学作品是作家特
定时代的心灵标本,是人 类精神世界 的折光。真正的
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生苦难,也来源于作家的心
灵和情感 。因此,文学史不仅仅是 思想史和文化史,
也应 当是作 家的心灵史和情感史。这正如丹麦文学史
家勃兰戴斯所言: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
是一种心理学。它研究人类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任何作 家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 中。社会现
实塑造 了作 家的心态,并由此形成作 家的不同个性和
作品的多样性。我们既不能根据现代人的需要主观地
给古人贴标签,也不能用我们今天的情感和心态单方
面去解释古代作 家作品,而应去除思维的羁绊,探寻
是什 么原 因促成 了作 家的不 同心态以及这种心态是如
何通过作品反 映的,哪些反 映出来 了,哪些深含不露
需要我们去领 悟。俯视古人或仰视古人,远视古人或
近视古人 ,都不能准确透彻地解读其作品,洞察其内
心世界 。优秀作品都是用心写成的,我们也应该用心
灵去谛听,而心灵的交流则拒绝功利主义和浮躁心态。
文学作品反映了作家的心路历程。作家情感的细
腻与粗犷,心灵的崇高与卑微,都可在作品中找到答
案。文学创作是关乎心灵的事情,一旦看不到作品中
的心灵世界,其感染力便可想而知。 “感人心者,莫先
乎情”,文学作品就是文人心灵世界的凝聚物。读者通
过作品受到情的感染和激发,最终使心灵受到震撼,
古人的心灵即与我们的心灵遥相呼应。千百年来,我
们吟诵着他们的作品,诗文名篇早 已烂熟于胸,可是
只要我们 用心去感受,去谛听,仍然会被无穷的魅力
所吸 引,被 巨大的情感力量所俘获。文学的本质在于
心灵由此得到了有力印证。
古代文人的作品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古
代文人的人生大多呈悲剧性色彩,他们的情感受到磨
难,心灵受到戕害,但他们始终呼唤着正义、善 良和
真情,当然,他们也有违心之作,然而他们并没有放
弃 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精神追求。他们守护着灵魂,担
荷着使命,在迷茫的路途上不知疲倦地跋涉着,穿过历
史的隧道,直抵我们的心灵深处。他们写下作品不是为
了生前的功利,也未必是想流传久远而不朽,可他们的
心路历程和情感轨迹却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他们那悲
天悯人 的 良知和深刻博 爱的心灵令我们肃然起敬。
古代文人及其作品属于历史范畴,用历史的观点
去思考,是理性的,当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并将其转化
为情感时,那便具有深沉的历史感 了。用心灵去感受
作 家作品,我们应该具备宽广的胸怀,细腻的情感,
深邃的眼光。我们对一切作家及其作品都应给予尊重
和关爱。古典文学研究是科学,它需要冷静的理性思
考 。但是,热烈的激情和心灵的渴望同样是文学研究
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作品的创造者和阅读者都是活
生生的人 。我们应该对其给予心灵解读,而非套用公
式做模式解答。
欲 了解一代文学,需要先明了一代文人之心态,
在 同一时代或同一时期,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大
体相 同,可是却最终形成 了风格迥异的作品。这其中
有诸多 因素,最深层次也是最重要的是作家心灵或心
态的差别。因为文学作品是情感的产物,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