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酮酸中毒ppt课件.ppt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 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症。 临床以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出现意识障碍时则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最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病理生理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 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血清酮体积聚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时,血酮体升高,尿酮体排出增多,临床上统称为酮症。 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均为较强的有机酸,大量消耗体内储备碱,若血酮继续升高,超过机体的处理能力时,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发病机理 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拮抗激素水平升高 诱因:感染,饮食失控,各种应激因素等 代谢性酸中毒 脱水,循环障碍 电解质紊乱,低血钾等 血渗透压升高 血糖升高(通常16.7-33.3mmol/L)脂肪分解增加,血酮体生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诱因 Ⅰ型糖尿病有自发DKA的倾向,Ⅱ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 胰岛素不录,突然减量或者停用 感染 饮食不当(过多高糖、高脂饮食) 精神因素(精神创伤、过度激动或劳累) 应激、外伤、手术、麻醉、妊娠、分娩、甲亢、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等 另有约20%-30%病人发地无糖尿病病史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表现 轻度:仅有酮症无酸中毒 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至中度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伴意识障碍,或虽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临床表现 初期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症状加重 失代偿阶段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有头痛、烦躁、嗑睡等症状,呼吸深快,呼气中有 烂苹果味(丙酮味) 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失水现象,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脉快而弱,血压下降、四肢厥冷 晚期各种反射迟钝甚至消失,终至昏迷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实验室检查 血糖一般为16.7-33.3mmol/L 尿糖及尿酮呈强阳性 血酮体常在4.8mmol/L以上 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PH<7.35 血钠、血氯降低 白细胞计数增高,常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血尿素氮和肌酐轻中度升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治疗 早期酮症病人仅需给予足量短效胰岛素及口服补充液体,严密观察病情,定期复查血糖血酮,调节胰岛素剂量。 出现昏迷的病人应立即抢救。 去除诱因和治疗并发症,如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脑水肿和肾衰竭。 24小时监测血糖,尿糖、尿酮体,血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检查肝肾功和心电图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抢救措施 补液 抢救DKA的首要和关键措施。只有在组织灌注得到改善后,胰岛素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 本症常伴有血浆参透压升高,补液通常使用生理盐水。 补液量和速度视失水程度而定。如病人无心力衰竭,开始时补液速度应快,在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以便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周围循环和肾功能。以后根据血压、心率、尿量、末稍循环、中心静脉压等决定输液量和速度。第2至第6小时约输1000-2000ml。第1个24小时输液总量约4000-6000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ml。 如治疗前已有低血压或休克,应输入胶体溶液并进行抗休克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抢救措施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即0.1U/h.kg体重的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脉滴注或静脉泵入(常用剂量为4-6U/h胰岛素,以达到血糖快速、稳定下降而又不易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效果,同时还能抑制脂肪分解和酮体产生。 血糖下降速度一般以每小时3.9-6.1mmol/L为宜,每1-2小时复查血糖,如在补液量充足的情况下血糖下降幅度小于治疗前血糖水平的30%或反而升高,胰岛素剂量可加倍。 当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时,改输5%葡萄糖液并加入短效胰岛素(按1:4或1:6计算),此时仍需4-6小时复查血糖,调节液体中胰岛素比例。 尿酮体消失后,根据病人尿糖、血糖及进食情况改为每4-6小时皮下注射胰岛素1次,待病情稳定后再恢复平时的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抢救措施 纠正电解质紊乱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定时监测血钾水平,并结合心电图、尿量,调整补钾量和速度。24小时补钾总量:氯化钾6-10g 如治疗前血钾水平低于正常,开始治疗时即应补钾。严重低血钾(<3.5mmol/L)
文档评论(0)